今年以來多家商業銀行宣布與二手車平臺合作,進行二手車產業鏈金融服務生態布局。隨著金融科技能力提升和零售業務轉型推進,各商業銀行對二手車消費場景布局熱情趨高。
從現階段銀行布局特點來看,與二手車經銷商平臺合作依然是主流模式,但合作深度和精細化加強,產品服務的定制化趨勢明顯;傳統金融機構紛紛通過自動化業務流程、智能風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分期業務參與度熱情也大大提高。
業內分析認為,我國二手車金融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在二手車交易量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未來二手車金融市場空間巨大;同時二手車市場是銀行零售化轉型場景布局的重要一環,隨著銀行業金融科技能力的快速提升,傳統二手車金融痛點將得以破解,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將加速該領域的布局。
產品服務定制化趨勢
11月23日,浙商銀行宣布與江蘇車置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向車置寶提供100億元整體綜合授信額度,基于浙商銀行的區塊鏈金融創新技術和車置寶的“大數據+AI”技術,打造“科技+金融+行業”的二手車行業全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生態。
公開資料顯示,基于浙商銀行的資金、數據風控體系和車置寶數字化科技創新能力及全國交易和服務能力,雙方將合作創新推出C端汽車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汽車物流金融產品和服務;基于浙商銀行支付清算系統的技術創新和車置寶交易賬戶體系數據,雙方將聯合開發共建二手車交易擔保支付體系,打造開放式二手車交易類支付寶產品。
實際上不僅浙商銀行,近來已有多家銀行公布二手車金融業務領域最新布局,與二手車經銷商平臺建立合作,提供授信、結算等金融服務支持,或定制金融產品,拓展二手車信貸業務。
中國銀行于9月份發布升級版“二手車分期”產品,并宣布與德易車、淘寶二手車建立合作,共同打造“智慧二手車”汽車新零售生態平臺,將圍繞二手車在線選售、在線貸款、線下提車等關鍵環節,開展汽車新零售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今年4月以來,大搜車分別與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達成合作協議,授信規模分別達50億元、100億元。
與此同時,二手車經銷商平臺合作銀行也在不斷拓展。記者從瓜子二手車服務人員處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平臺已與20余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一般貸款額度在5萬10萬元,利率成本一般在月利息0.5%0.8%。“不同地區合作銀行和產品均不相同,相比普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銀行渠道對個人征信等審核更加嚴格。”
一直處于汽車金融第一梯隊的平安銀行(000001,股吧)近來也加速業務下沉,注重產品創新的同時也在加強二手車經銷商合作力度。6月份,平安銀行與一號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將在汽車金融服務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平安銀行2019年半年報指出,針對傳統二手車業務繼續擴大合作二手車經營商戶數量,合作商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828家;二手車業務模式創新方面,已在試點地區率先落地線下與二手車市場方的合作、線上與拍賣平臺的合作模式。
從上述多家銀行與二手車經銷商合作內容來看,基于大數據、AI等新技術支撐下的二手車定制產品,尤其是分期產品已成為銀行發力二手車金融的重要抓手。
據中國銀行與德易合作的分期產品顯示,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可辦理13年分期,單筆分期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
車多多今年6月份也與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達成合作,將圍繞新車二手車信用卡汽車專項分期業務展開深度合作。
億歐智庫在《2019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商業銀行提供的零售汽車金融產品主要是傳統汽車貸款和信用卡分期,其中汽車貸款在商業銀行零售汽車金融業務中占比約70%,信用卡分期占比30%。
億歐智庫認為,與傳統汽車貸款相比,信用卡分期購車針對已擁有信用卡的人群,對信貸要求更高,但審批相對傳統的汽車貸款流程更快;信用卡分期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總成本比汽車貸款略高。
科技是破解痛點鑰匙
實際上,銀行較早開始布局二手車貸業務。多位銀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在二手車金融領域主要是與互聯網等第三方合作,由第三方平臺負責找資產,銀行更多是提供資金和進行風險管控。
易觀分析師張凱認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布局二手車金融市場主要通過與場景方合作的方式,為有場景的公司提供對應的資金服務。“目前看來,新車消費金融受到新車銷量下滑、整體利息率不高、競爭激烈、渠道方資源優勢明顯等因素的影響,對于資金方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而二手車消費金融市場目前行業利潤率相對較高、整體市場潛力較大、渠道較為分散,更加適合從業者進行業務布局。”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807.5萬輛,同比增長43.4%;累計交易金額為5117億元,同比增長5.84%。
在全國二手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這一市場的金融滲透率較低。百融行研中心分析指出,我國二手車金融滲透率在8%10%,較美國53%-55%的滲透率仍有較大差距。
據分析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從2013年至2018年,我國二手車金融市場的規模從77億元增至15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1.3%;預計到2030年,中國二手車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7043億元。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目前汽車貸款無論從市場規模、占比還是滲透率來看,在銀行零售業務中均處于低位。未來伴隨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場景化、市場細分和下沉,車貸業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表示,二手車金融市場空間巨大,二手車消費市場的場景對于零售化轉型中的銀行來說,也是資產拓展的重要一環;隨著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二手車金融市場業務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將更加刺激商業銀行的參與熱情。
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新車,二手車登記、過戶等手續更加復雜,且風險較高,價格評估沒有統一標準,業務成本較高,收益率很低,有些甚至負盈利,除非能批量授信,否則銀行并不愿意在這方面投入太多。
張凱也認為,目前,二手車金融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獲客、風控和定價,這主要是由于二手車市場存在行業集中度低,一車一況,車輛標準化程度低,大量用戶資信情況較差等現實情況決定的。
隨著銀行數字化、智能化、零售化轉型推進,銀行在二手車金融領域的布局也進入拐點。
張凱表示,目前階段,要想破解上述問題,還是應當深度理解二手車行業的特點,為用戶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尋找優質的場景渠道方進行合作,同時也需要嚴格守好風控底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