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行的金融科技三年規劃出臺,金融科技正在走向規范發展。銀行最青睞哪些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解決了哪些銀行痛點?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在實踐中漸漸浮現。
日前,在和訊網主辦的第十七屆財經風云榜銀行峰會上,華策數科首席運營官陳志明從銀行服務商的角度,對當前金融科技的應用現狀作出深入解讀。
華策數科首席運營官陳志明
據陳志明介紹,華策數科成立十余年來,致力于通過數據手段及技術手段,幫助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進行精準營銷應用及風控應用。
結合以往服務銀行的經驗,陳志明表示,地方性銀行或者中小銀行的優勢還是在其根植的本土,它們通常較為熟悉當地的零售客戶、小微企業以及企業供應鏈,這一優勢可以結合金融科技的力量充分發揮,實現差異化經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通過內部數據整合、消費場景融合,探索構建開放銀行體系。
“開放銀行的概念落地后,銀行應用更多金融科技的意愿增強。”陳志明稱,“目前金融科技主要應用在零售業務上,零售經營比較成熟的銀行也更愿意積極應用,這能幫助銀行了解客戶畫像。”
問及如何化解金融數據共享難題,陳志明表示,作為第三方銀行服務商,在金融數據共享方面,一開始都會建議銀行明晰數據分享的目的。
在陳志明看來,數據共享首先要做好數據治理,同時搞清楚哪些數據適合分享,符合銀行的戰略方向。對于中小銀行,應該有針對性地從數據治理、數據管理以及數據應用方面篩選更有價值的數據,不單是從內外部作數據共享和交流,這才是一個對的方向。
隨著個人信息保護體系日臻完善,銀行愈發重視用戶數據保護。陳志明表示:“很多時候我們做數據分析其實不需要用到敏感信息,最重要是了解客群的行為偏向。目前可以通過很多技術手段,例如加密賬戶、沙盒環境建模等,已經能夠很好地保護用戶信息。”
最后,陳志明表示,作為獨立的第三方銀行服務商,首先應當做好數據合規與安全的把控。其次,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服務商的技術或平臺,積極與其他非金融機構尋求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金融創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