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昆明分行認真貫徹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及華夏銀行總行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快速反應、特事特辦、給政策、開通道,強化對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各項金融服務工作。分行對公業務板塊制定多項措施,保證業務順暢進行。
1、2月3日至9日期間,分行可正常受理單位大額存單、單位結構性存款定價申請和產品定制、單位結構性存款到期兌付業務、各類金融市場業務、托管及監管業務、財政類資金招標業務(包括但不限于各級財政局、各類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等)以及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與防疫相關的融資需求等業務,可隨時采取互聯網、微信、電話等線上線下形式與客戶進行業務對接。
2、簡化特殊時期注冊文件等項目資料提供手續,可優先受理電子版本,后補相紙質材料。對于在3月內,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的付息對付項目,分行將積極協調總行協助發行人向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北金所和上清所進行報告,指導經營單位分行做好后續服務,進行相關信息披露預案,化解影響。對于即將到期的同業投資業務,如涉及疫情企業確有困難的,會視情況制定項目延期方案。
3、為解決疫情期間企業融資需求,分行通過電子銀承貼現業務,針對衛生防疫、醫療產品制造、采購,物資運輸、捐贈等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用好優惠定價和綠色審批通道。
4、建立外匯業務綠色通道,針對涉及進口防疫物資和境外捐款的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總分支三級聯動、特事特辦、優先辦理。
(1)對于和疫情有關的部門和地方政府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資進口,可簡化付匯材料,需提供的必要材料無法在辦理時提供的,可先出具情況說明辦理業務,待業務完成后再另行收集必要材料。
(2)對于境內外因支援此次疫情匯入的外匯捐贈資金,可直接通過受贈單位已有的經常項目外匯結算賬戶,企業需提供的材料有特殊情況無法在辦理時提供的,可先出具情況說明辦理業務,待業務完成后再另行收集。
(3)對1月24至2月2日期間到期的貿易金融表內外業務,順延至2月3日還款。
(4)針對福費廷業務,特殊時期可以不向信用證開證行/確認付款行和福費廷賣出銀行收取順延期間的利息;針對國內信用證業務,如果國內證項下福費廷包買銀行不索要順延期間的利息,開證行可以不向客戶收取順延期間的利息。
(5)2月3日至2月9日到期的貿易金融表內外業務,分行與客戶協商還款安排。如果客戶在沒有復工期間存在還款困難,可延至客戶復工日后立即安排還款,相關利息收取和征信處理按全行統一規定以及有關監管、票交所等部門規定執行。
服務案例一:
1月31日,紅河分行一筆國內信用證業務涉及到期付款,但由于延假,該筆付款到期日當天不能按時付款。排查到此情況后,分行迅速聯系本筆信用證項下福費廷業務的買入行,并通過沈陽分行聯系到最終包買銀行,就該筆業務的延期支付和延付利息免收等問題進行了積極溝通。同時,昆明分行聯系紅河分行安排付款事宜,指定相關人員分別與客戶經理、柜面人員對接,實時了解客戶還款資金到賬情況,并提前將付款通知書寄至紅河分行,為客戶在2月3日當天到期付款開辟了綠色通道。2月3日中午,客戶資金如約轉入紅河分行,柜面迅速處理付款事宜。由于本筆業務系異地分行國內證到期付款業務,在支付過程中因系統原因報錯,業務遲遲提交不了。分行立刻聯系總行貿金部及總行信息科技部尋求幫助,總行高度重視,與分行高效聯動,經過積極溝通和討論,迅速確定解決方案,最終順利完成了付款。
服務案例二:
城北支行某客戶因春節前出口一批化肥至韓國,收到出口信用證一筆,金額22萬美元。因突發疫情導致延假,而信用證交單期和效期時間較短,再加上DHL快運公司暫停全線國際郵件服務,客戶擔心無法正常收匯,向我行提出希望盡快協調解決的需求。接到客戶需求后,城北支行及分行貿金部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安排專人準時到崗,密切跟進,為客戶信用證交單業務的順利進行做好案頭準備。2月3日,分行向開證行主動發起MT799報文,對疫情防控期間該筆寄單時間延遲的特殊情況進行了說明,同時,積極聯系EMS,TNT等國際快郵公司,表達盡快寄單需求。
隨后,分行通過多方溝通,了解到客戶可通過電放提單待船到港后提貨,判斷本次單據的寄送并不影響貨物交付,也不存在滯港費等額外費用后,立即與客戶取得聯系,客戶同意待DHL恢復正常運營后再完成寄單,并對我行的高效處理表示認可。
分行要求對公業務板塊各部門要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醫藥產品制造及采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攻關等方面的合理融資需求,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用好優惠定價和綠色審批通道政策。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企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遇有客戶提出貸款利率下調、續貸、增加貸款等情況,及時受理。遇有防疫相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出現階段性還款困難的,一戶一策,為客戶辦理貸款展期、減免罰息、征信保護等措施,與企業共渡難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