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于2月14日15時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大疫情防控財稅支持力度情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情況。
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在回答記者問時坦言:“疫情對經濟生活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影響,小微企業數量大、抗風險能力弱,這次疫情中受影響沖擊更明顯。特別體現在種植養殖、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制造出口這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小微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影響比較大”。
李均峰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小微企業對融資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從調查看,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現金流吃緊,紓困、救急的貸款需求突出。大量小微企業因疫情停工停產,但仍然需要支付工資、租金等,收少了,支沒有減少,所以需要應急救急貸款。
二是小微企業復產復工以后,新增信貸需求旺盛。前一段受春節和疫情的影響,企業普遍停工停產,最近一些企業復工復產以后對外部的融資需求進一步增加。
三是一些企業短期內的償還貸款能力下降,還款壓力增加,貸款需要展期、延期,也增加了不良貸款的潛在風險。
為此,李均峰稱,銀保監會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突破常規的要求,出臺了一系列增加小微企業信貸供給的政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求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繼續按照增量、擴面、降本、提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確保小微企業貸款不受疫情沖擊。要求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和戶數要實現“兩增”目標。對五家國有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和首貸比例要求會更高一些。
二是要求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傾斜信貸資源,特別是大中型銀行,要求從信貸計劃額度分配、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核權重等方面進行調整,對受疫情嚴重地區的分支機構加強指導和支持,根據小微企業信貸的實際需求,信貸計劃和額度要早安排、早投放。
三是進一步優化、簡化銀行辦理小微企業首貸、續貸的流程,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一些手續,不“一刀切”的要求企業額外增加信用風險分擔的措施,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于參與抗擊疫情的小微企業的應急性貸款需求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辦理授信審批和貸款發放。
四是要求對受困企業加強續貸支持,對疫情前生產經營穩定,財務狀況沒有異常,信用記錄良好的小微企業,由于受疫情影響出現資金暫時困難要做到應貸盡貸,給予必要續貸支持。銀行機構對2020年6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業貸款,受疫情影響可能需要延期還款、需要續貸的,主動給予一年以內的續貸安排,保證對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