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極端氣候困擾的大連農商銀行,業績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3月2日,大連農商銀行披露同業存單發行計劃,2020年度擬發行額度為100億元。在發行計劃中,同時也披露了大連農商銀行2019年的經營簡況。
截至2019年末,大連農商銀行總資產規模1076.61億元,資本充足率12.01%,撥備覆蓋率71.93%,不良貸款率4.9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55億元,實現凈利潤0.66億元。
2018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使得大連地區圈養海參及其他海產品大量死亡并絕收,入秋之后非洲豬瘟疫情對大連普蘭店、瓦房店地區生豬養殖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當年生豬出欄率降至零。極端氣候對實體經濟尤其是農業領域的影響,直接害苦了大連農商銀行,使得壞賬率出現陡增。
受此影響,大連農商銀行2019年的經營依舊慘淡,逾千億資產規模凈利潤卻不足億元、且連年下滑,不良貸款率依然處于高位。
近年來,大連農商銀行的經營業績每況愈下。2016年-2018年,大連農商銀行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03億元、1.35億元和1.05億元。持續下滑的態勢延續到了2019年,根據大連銀行披露,2019年末,實現的撥備前利潤6.01億元,凈利潤僅為0.66億元。
面對國內經濟增速下行,銀行業監管不斷趨嚴的現狀,大連農商銀行資產質量依然面臨較大壓力。截至2019年末,大連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4.96%,較年初下降3.77%個百分點,依然處于高位;撥備覆蓋率為71.93%,較年初上升9.89個百分點,與監管所要求的最低120%—150%標準仍然存在距離。
對此,大連農商銀行解釋稱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作為大連地區支農支小的金融力量,信貸投放主要涉及轄內涉農企業及小微企業,客戶整體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受區域經濟及自然環境影響,客戶償債能力下降,使得資產質量持續承壓;二是近年來,地區信用違約事件頻出,地區性大額風險事件頻發,對信貸資產質量造成影響。
資料顯示,大連農商銀行成立于2012年6月29日,是在原大連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及轄屬8家縣級行社的基礎上共同發起設立。下轄327家分支機構,已基本實現對大連市周邊地區的全覆蓋。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大連德泰控股、福佳商業、營口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持股比例均為5%。
根據聯合資信認定,大連農商銀行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穩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