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近7成銀行高管表示不會離職,較上一年度提升了9個百分點。
該項名為《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9)》(簡稱《報告》)的調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普華永道于3月5日共同發布。調查過程歷經八個月,共回收有效問卷2258份,覆蓋了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各類銀行業機構。
在銀行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的離職趨勢上,近7成銀行家預期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將保持穩定,但超過5成銀行家對轉換就職機構持開放態度。具體是,2019年,68.60%的銀行高管表示將保持穩定,較上一年度提升了9.1個百分點;15.63%的銀行高管表士離職趨勢進一步加劇,較上一年度減少了5.17個百分點。
在經營情況方面,銀行家對未來三年銀行業經營狀況謹慎樂觀:七成左右的受訪者預計營業收入增長率將低于10%,約四成的銀行家預計稅后利潤增長率將會在0%-5%之間。但長遠來看,銀行家對銀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擁有信心。對于資產質量,六成左右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三年銀行不良貸款率能保持在0.5%-2.0%之間,不良率的預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與銀行業經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沖擊,但不會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基本面,銀行家對未來三年發展有著樂觀預期,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依舊是銀行業重要關注點,提升資產質量與發展金融科技將賦能銀行發展。
在未來一年銀行資產配置上,貸款占比將上升,且以資產收益率與監管導向為主要考量,負債來源中一般性存款占比將增加。63.4%的銀行家表示貸款類資產將上升,32.1%表示將維持不變。
去年以來,多家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報告》顯示,近五成銀行擁有專門的金融科技部門或子公司,超過五成銀行計劃加大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求合作獲客、提升客戶活躍度和黏性。
不過,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信息科技風險和信息安全壓力問題成為銀行家最為關心的風險類別(57.1%)。同時,銀行家認為,監管能力與金融科技發展的匹配性仍需提高(59.4%)和金融科技的監管定位仍需精準化(43.1%),是當前金融科技監管領域的重點問題。在相應監管手段上,56.8%的銀行家認為統一監管標準和指標體系較合適。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疫情過后,經濟重歸正軌,未來三年銀行業經營狀況依然謹慎樂觀。另外,這次調查也體現出,銀行家對近期宏觀經濟環境把握全面,對于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明確并穩步推進特色經營。同時,銀行家還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將小微金融服務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方向;努力開拓創新;致力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銀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在發展戰略方面,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逾六成(64.7%)受訪銀行家將推進特色化經營作為重要戰略選擇,基于自身市場定位,形成專業化的盈利模式,打響專業金融服務品牌。在推進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超半數(57.4%)的銀行家最關注的是構建全品類全覆蓋的產品體系。海外發展方面,超過八成銀行家認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和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等國家戰略(81.3%)是首要關注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