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透露,今年前兩個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4.2萬億元。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已經超過了1.4萬億元。進一步加大了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對制造業、春耕春種等領域的信貸投放。
楊麗平透露,“今年我們會繼續要求銀行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量增價降,就是投放的數量要比過去還要多,價格比過去還要便宜”。另外,銀保監會也研究考核首貸率,就是讓更多從來沒有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融資。
她表示,我們已經要求5家國有大型銀行,2020年上半年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要力爭不低于30%,在去年的基礎上,政策性銀行將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今年各銀行金融機構要對個體工商戶的貸款在去年的基礎上力爭再增加5000億元以上。
銀保監會支持銀行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不得抽貸、壓貸、斷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1月25日以來到期的貸款實施臨時性延遲還本付息的安排。
在金融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方面,楊麗平表示,支持核心企業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后,以預付款的形式向上下游企業支付現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壓力和融資成本。同時,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方式進行融資。推動適當降低銀行對信用良好企業的承兌匯票保證金的比例。
楊麗平強調,產業鏈復工復產需要有一個穩定的資金流。資金流的“堵點”一是核心企業占用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針對這兩個“堵點”,銀保監會從兩個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一是抓住核心企業這個產業鏈的關鍵,穩注這個頭,鼓勵銀行增加對核心企業的流動性支持。通過給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授信、貸款,或者是支持他去發債,實時將資金向上游企業去傳遞。
二是直接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融資支持。銀行可以基于真實的交易場景,直接為上游供貨商提供應收賬款的融資。疫情防控期間,對暫時受到疫情影響、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銀行可以適當降低承兌匯票的保證金比例,并適度減免手續費,增加企業手中的現金流。
不過楊麗平提示到,“這一政策的關鍵是基于真實的交易背景,銀行要加強風險防范,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要誠信,不能做假,本身沒有交易你說有交易,然后進行這樣的融資,這是違法違規的。基于真實的交易,銀行能夠提供支持的就應該提供支持”。
此外, 楊麗平表示,銀保監會繼續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推動民營企業貸款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據有關部門統計,疫情后企業貸款的綜合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企業新增貸款和已有貸款的實際綜合利率在5%以內的企業占51%,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