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部分中小銀行風險問題日益暴露。如何加強對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和監管監督,成為市場關心的話題。4月22日,國新辦就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2019年11月,金融穩定委員會召開第九次會議,專題研究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化解風險問題,強調要健全公司治理。據此,銀保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了對公司治理的各項要求。
曹宇表示,當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的重點是:加強黨的領導與加強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開展公司治理評估,強化“三會一層”履職監督和問責,優化股東結構,嚴格把關股東資質,規范股東行為。特別是銀保監會發布了股權管理辦法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推動相關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
據介紹,目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大了股東股權違法違規亂象治理力度。銀保監會去年針對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從2018年起,我們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5165萬元。
二是穩妥開展高風險機構違規股東股權清理整治。在包商銀行等機構風險處置化解過程中,銀保監會把清理違規股東股權、開展市場化兼并重組作為重要抓手,目前包商銀行等機構的風險處置和改革重組工作正有序推進。對于社會較為關注的其他問題機構,相關股權重組方案目前已經相繼出臺,涉及的問題股東也正在有序清退。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持續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進股權集中托管等工作,進一步嚴格股東資質審核,強化穿透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