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商業銀行數字化、智能化業務轉型逐步深入,金融科技已成為金融機構破解小微企融資難、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的核心驅動。5G時代,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作為地方金融服務的主力軍,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加速業務轉型,通過技術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展業務增長點。
作為扎根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地方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近年來持續增加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在科技賦能“三農”、普惠金融業務領域成效凸顯。
助力線上業務轉型
2020年疫情影響下,商業銀行線上化轉型的速度加快,地方銀行在線上化業務的產品創新和跨領域合作方面勢頭凸顯。
近年來廣州農商銀行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進銀行信息系統建設,強化信息技術對業務的支撐作用。日前該行年報顯示,全年信息科技投入達3.8億元,信息科技技術人員198人,占全行總人數的2.79%;全年共有33個信息科技項目投產上線。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趨勢下,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驅動銀行傳統業務模式和產品革新。
廣州農商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目前銀行正在著力推進全行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一是依托移動互聯網、影像平臺、RPA流程機器人等技術手段,大力推動金融業務服務的線上化、移動化、智能化升級;二是建設滿足全行線上、遠程、移動辦公需要的智慧辦公平臺;三是加大在業務領域的產品研發,強化科技對業務的賦能能力;四是在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云計算的賦能下,強化了在垂直場景中的精準營銷,特別在零售、小微和互聯網金融業務條線上取得了良好的賦能成效。
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是銀行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也是廣州農商銀行加大科技投入賦能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
上述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廣州農商銀行在傳統風控模式基礎上,通過聯合內外部科技力量,應用交易反欺詐引擎、風控決策引擎、機器學習算法等新技術,正在有序打造平臺化、實時、智能的大數據智能風控體系,并打通工商、稅務、海關等第三方各領域數據,提升對客戶的精準畫像和智能風險管控能力!澳壳般y行正積極推動智能化風控的業務覆蓋,特別是存在征信記錄空白的部分村鎮客群!
推動線下網點智能化
上述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隨著大數據能力的整體上升,銀行在挖掘小微企業客戶需求及產品服務創新方面也有了質的提高!氨热,此前銀行根據多年以來積累的代發分紅和外部納稅等數據,結合特定的客戶群的風控模型,推出‘太陽e貸’系列產品;運用大數據及自動評分技術,向小額、臨時資金需求的客戶推出個人無抵押的線上‘指尖貸’業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三農”為立行之本的廣州農商銀行,在金融科技賦能“三農”領域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如該行利用多年積累的農業服務資源的優勢,整合線上渠道和技術能力,推出太陽集市電商平臺,聯動村鎮銀行、農業企業合作,實現“鮮果采摘—平臺銷售—物流冷鏈—配送到家”全鏈條跟蹤與運作。
在推進線上化轉型的同時,地方銀行也在加速線下網點的智能化轉型,提高網點業務處理效率、客戶服務體驗和客戶黏性,實現銀行網點的業務場景化和管理數字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廣州農商銀行共有智能銀行網點108個,投入的智能設備包括VTM、STM等;2019年,累計金融交易金額達65.52億元。
上述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5G時代,傳統金融機構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將更加快速、深入,產品創新運營模式、客戶需求等都在變化,地方金融機構也需要推進線下網點的智能化轉型,更好地整合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挖掘客戶潛在需求,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
此外,廣州農商銀行以“互聯網+金融+場景”為方向,完善移動銀行、網上銀行、直銷銀行等渠道體系,打造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平臺。
“未來銀行金融服務將更多地嵌入到各種場景中,垂直領域場景布局和基于場景的精準營銷、產品創新,將是地方銀行科技賦能的重要抓手。近來,我們銀行也在重點拓寬零售客戶生活場景對接,打造特色場景或自有場景建設,構建場景金融生態圈!鄙鲜鱿嚓P業務負責人如是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