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一級市場近期快速啟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16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轉債發行預案,擬融資2800億元。其中,已經過會且拿到批文的公司有24家,已經過會尚未拿到批文的公司有18家。發行方案通過股東大會的公司有105家,還有一些公司剛剛披露了可轉債發行預案,并通過了董事會審議。
銀行轉債成為這波大戲的主角。6月16日,紫金銀行(601860,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核準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復》,核準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4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6年。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將根據上述核準文件要求和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辦理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相關事宜,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緊隨紫金銀行之后,6月21日,青島農商行公告稱,6月19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青島農商行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該行本次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
此前,2019年7月,青島農商行公告稱,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含5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該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進一步夯實各項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資本基礎。
根據青島農商行2020年一季報,報告期內,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出現下行。截至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3月31日,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48%、10.31%;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49%、10.32%;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26%、12.05%。
此外,上海銀行和蘇州銀行(002966,股吧)的可轉債發行申請也已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
銀行可轉債是稀缺的優質資產
新一輪上市銀行轉債融資將以中小銀行為主,而中小銀行利用可轉債進行再融資也是近期監管政策的指導方向。
5月27日,金融委辦公室發布11條金融改革措施,表示未來將出臺《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進一步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多渠道籌措資金,把補資本與優化公司治理有機結合起來。
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可轉債的安全系數較高,基本上屬于無風險品種,是稀缺的優質資產。目前市場流動性充裕,大量淤積資金也在尋找長期可以配置的資產,未來認購意愿會較為強烈。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分析師馬婷婷的研報指出,可轉債相比其他再融資工具優勢明顯,除了不受再融資新規18個月的期限限制外,與優先股、二級債相比,可轉債轉股后可直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可轉債遞延攤薄每股收益,當期不影響盈利指標。尚未轉股前,可轉債作為負債端融資手段,成本較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