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貼現市場信息不對稱、資源分布不均勻等問題,一度成為困擾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的難點,票交所在去年5月推出的“貼現通”業務,很大程度緩解了這一矛盾。“貼現通”就是票據經紀機構受貼現申請人委托,在票交所的系統上進行信息登記、詢價發布、交易撮合,之后由貼現申請人與貼現機構完成票據貼現。該業務的推出在規范票據市場的同時,也為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時隔一年多,“貼現通”在紓困民營和中小微企業,尤其是遭受疫情影響的這類企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票據經紀業務5家試點行之一的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看看這家銀行如何將用數字化的手段賦能“貼現通”,推動服務能級和效率的提升。
自開辦貼現通業務以來,截至今年5月末,浦發銀行已累計與300家企業開展票據經紀業務合作,累計受理貼現委托超過21億元,累計撮合成交超過18億元。
與此同時,為推動“貼現通”業務發展,提升客戶體驗,簡化操作流程,浦發銀行于6月20日上線了直連系統,保障客戶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業務,足不出戶即可體驗“一鍵委托、線上收款”的快捷與高效。
例如,某汽車經銷商年票據結算量近億元。受疫情影響,該企業的上游付款壓力增大,收到的票據大多為小面額票據,融資渠道較少、貼現價格較高,普通貼現操作流程較長,這樣就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流動資金壓力。浦發銀行在了解到企業實際情況后,向其推薦了貼現通票據經紀業務,并為客戶找到到票據的貼現銀行,快速幫助客戶完成貼現,當日申請,資金當日到賬。截至5月末,該企業通過浦發銀行“貼現通”累計貼現2500萬元,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
數字化推動業務創新、服務升級,浦發銀行充分發揮數字化轉型的先發優勢,賦能普惠金融,積極探索票據融資新模式,為后疫情時代的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貢獻金融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