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來,湖北武漢、恩施、黃岡等地區再降暴雨、大暴雨。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全省各類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根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做好洪澇地質災害應急應對及災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要求,湖北銀保監局迅速進行防汛抗洪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帶領全省銀行業保險業眾志成城,爭分奪秒,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災后重建注入金融“強心劑”。
一線督導,防汛應對措施持續升級
湖北銀保監局第一時間學習貫徹銀保監會要求,并根據災情變化及最新文件精神向轄內銀行保險機構下發《關于應對暴雨極端天氣繼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局系統提高政治站位,抓好貫徹落實,深刻認識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和監管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靠前指揮、深入一線,及時了解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受災情況,主動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匯報溝通和協調聯動,做到快速響應、及時處置。要主動履行防災減災救災責任,啟動重大災害應急預案,切實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千方百計保障災區基礎金融服務需要,切實提高災區金融服務效率,加強災區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要盡力幫助受災企業、群眾渡過難關,進一步加大災區信貸支持和保險保障力度。
面對災情,湖北銀保監局聞“汛”而動,積極應對。湖北銀保監局局長鄒飛帶隊趕赴黃岡市黃梅縣等地區,一線督導銀行業保險業防汛應對及金融服務工作,調研巨災保險、農業保險理賠工作情況。恩施銀保監分局靠前指揮,分局主要負責人冒雨涉水前往漢口銀行恩施分行、人保財險恩施分公司等13個網點開展巡查,了解銀行保險機構受損情況,協助指導機構開展自救,及時通過媒體發布《關于保障災后人民群眾日常金融服務的通告》,切實保障群眾災情期間基礎金融服務需求。黃石銀保監分局組織工作專班趕赴陽新縣等災情嚴重地區實地走訪調研,了解種植大戶、重點企業受災受損情況。宜昌銀保監分局督導轄內保險機構積極應對,建立查勘、理賠服務“綠色通道”。
截至目前,全省銀行業保險業嚴格執行重大災情事項及時報告和24小時應急值守等制度,共派出專項工作組342個,安排人力2323人,投入使用保險查勘車1493輛,接聽各類報案咨詢電話10.32萬次,增派客服人員473人。
爭分奪秒,保障災區基礎金融服務需要
7月以來,湖北恩施、黃岡等地災情嚴重,部分銀行網點不得不暫停對外營業。湖北銀保監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按照“保開門、保服務、保安全”的要求,做好搶險應對,及時張貼公告,設立流動金融服務站,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引導受災地區群眾通過線上渠道或到鄰近機構網點辦理業務。同時,各銀行機構積極通過延期還本付息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系列措施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盡力幫助受災企業與群眾渡過難關。
截至2020年7月23日,省內銀行網點累計臨時停業340個,已恢復營業334個;保險網點累計臨時停業7個,已恢復營業4個。銀行業擬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及企業、農戶恢復生產貸款額度約691.57億元,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已發放貸款約201.7億元。
快速行動,啟動湖北巨災保險賠付工作
2019年4月起,由湖北銀保監局推動出臺的《湖北省巨災保險試點方案》,經省政府同意,正式在武漢、十堰、黃岡及恩施州開展巨災保險試點,該機制對于完善湖北省防災減災救災機制,提升突發災害應對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今年以來,湖北巨災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已為四個試點地區的1241萬人、242萬戶農房、713萬畝農田、798萬頭生豬及武漢市五個遠城區政府提供了暴雨洪澇災害保障。
針對近期湖北全省持續暴雨引發的自然災害,湖北銀保監局迅速聯合省財政廳、省農業廳成立工作專班,派員赴受災嚴重的黃岡市英山縣,武漢市黃陂區、江夏區了解受災情況,指導試點地區及轄內巨災保險承保公司與地方政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啟動巨災保險理賠方案,制定《巨災保險理賠工作專項方案》,開通綠色通道;督導8家巨災保險共保體公司聯合成立工作組赴受災試點地區開展查勘、定損、理賠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及時轉移受災村民。
截至7月20日,轄內巨災保險32個試點縣(市、區)中已有21個觸發巨災保險理賠標準,初步估損超6000萬元,相關承保公司已向8個受災較重的縣(市、區)支付賠款(含預付賠款)1493萬元。武漢市觸發巨災指數閥值后,轄內巨災保險首席承保公司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按照湖北銀保監局有關要求,建立了“先預付、中救災、后核算”的高效便捷理賠模式。在武漢市暴雨事故中,人保財險已將1249.2萬賠款全部支付到位,有力地支持了受災區域政府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