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80分。"邢星說。
面對長沙銀行(601577,股吧)2020年上半年業績小考,邢星亮出了這樣的分牌。
"這算是高分了,在我的預期之外。"他說。作為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從事了二十多年資本市場的研究,邢星稱得上是行業的專家。
8月27日晚間,長沙銀行(601577)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
數據顯示,長沙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8.28億元,凈利潤28.72億,資產總額6504.79億元。不良貸款率1.23%,資產質量保持一貫高水準;撥備覆蓋率285.25%,較年初上升5.27個百分點,抵御風險能力持續增強。財報中的數字化轉型、零售轉型、科技化轉型都是非常亮眼的,并且在強化合規風控,加大不良清收處置的積極舉措下,長沙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改善。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與行業研究、客群研究相結合,打造有邏輯支撐的大數據風控體系,實現信用風險管理的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
在邢星看來,上半年整個經濟狀況處于下滑態勢,且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加之同行業的競爭,長沙銀行主營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都出現快速增長,達到近兩位數,這個很不一般。
一
說到長沙,提到湖南,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臭豆腐、文和友和茶顏悅色。這些近些年名聲鵲起的新品牌,逐漸成為長沙新名片。
不過,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些"網紅現象"的背后,其內核是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
就拿前文提到的長沙銀行來說,實際上也是湖南人善創新、敢改革的"一個樣本"。
有必要先來了解下長沙銀行。長沙銀行是湖南省首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該省第一家上市銀行的長沙銀行。
在長沙,不管你是吃蝦還是嘗臭豆腐,或者是去娛樂場所消費等,長沙銀行可謂如影隨形,方便貼心。
這主要得益于長沙銀行在數字化道路上的轉型。
在一些零售平臺,通過長沙銀行的智慧大腦,建立覆蓋了吃喝玩樂、醫教游養等行業,并依托雙柜(網點智能高柜、遠程AI云柜)、雙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渠道平臺和"弗蘭社"權益平臺、智慧銀行API平臺,積極推進數字化運營和網點智能化轉型,提升對客服務的效能。
疫情期間,門店基本上都處于關門的狀態,客戶流相互的對接較為困難,長沙銀行通過一些智能化的策略,讓大家可以坐在家里或者是銀行派人去進行傳導,最終體現在線上的服務。
"有便捷的條件、人性化的服務,它的數字功能和其它科技金融的功能就同時實現了,在吸引客戶方面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邢星評價稱。
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生產、交流方式帶來極大改變,對于金融系統的銀行業來說,同樣需要順應形勢,與時俱進。
數字化、科技化零售金融,因此變得異常急迫。
如何實現科技轉型?長沙銀行給出的答案是--通過智能化,金融的數據平臺,構建線上+線下、客戶+賬戶、數據+生態、體驗+口碑的金融新零售模式,依托于數字化驅動、以科技引領零售轉型的發展路徑,快速提升其經營和盈利質量,并與阿里云、騰訊云、華為及湖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實行戰略合作,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和應用創新。
在長沙的一些銀行中,長沙銀行可謂是一種"現象",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長沙銀行不同的網點、分支機構因地制宜,做到了一行一特點,一行一策略。一旦走進長沙銀行的金融服務領域,人性化、智能化無處不在。
從網點上來講,長沙銀行現擁有30家分支行、331個網點和3836個農村金融服務站,網點布局深廣度的優勢凸顯,客群基礎廣泛且不斷拓展,覆蓋得非常全。
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研發投入的支出,一直以來都是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企業技術創新是否先進,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企業的研發投入。可以說,企業研發投入比例大小與企業的先進性成正比,越是競爭力強的企業,它的研發投入會越大。
截至2019年末,長沙銀行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2.76%,科技人員(含外包)較2018年末增長36.22%。
這就不難看出,在如此艱難的經濟形勢下,長沙銀行所取得的斐然成績雖說不易,也絕非偶然。
依托于數字化驅動、以科技引領零售轉型的發展路徑,長沙銀行正在快速提升其經營和盈利質量。比如其子公司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公司的表現尤為亮眼,2020年初至6月末,長銀五八資產總額為123.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44%;貸款總額123.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7%;營業收入6.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5%;凈利潤達1.2億元。不良率為1.58%,受疫情影響資產質量管控壓力有所增大,但整體信用風險可控,不良率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除此之外,長沙銀行零售業務各板塊快速發展,在資產、負債、收入、盈利中的占比逐年快速提升,已成為該行戰略轉型的堅實支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