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發表題為《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 為銀行業發展積蓄新動能》的致辭。
周更強指出,在此次疫情倒逼之下,銀行業的金融供給側改革和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疫情雖然按下了銀行部分業務發展的短期“暫停鍵”,但從政策、技術、經濟社會等多個維度都更開啟了新一輪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長期“快進鍵”,為銀行業新一階段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針對銀行業數字化之路,周更強提出五點建議。第一,應從全行戰略、文化和組織架構等方面搭建好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發展金融科技要按照“戰略優先,文化融入,組織敏捷”的整體思維去做好頂層設計。將數字化轉型上升到全行戰略層面進行自上而下的規劃設計;融入試錯容錯、崇尚合作的創新文化(300336,股吧)氛圍,設立對創新失敗“盡職免責”的容忍機制;打破條線割裂、等級森嚴、決策鏈條過長的傳統組織架構,構建扁平化的敏捷性組織。
第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加速開放生態平臺化發展。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驅動,以平臺為載體,形成與客戶直連互動的雙向機制,依據金融服務的頻次建立多層次的、開放性的獲客、活客體系,推動面向客戶的場景創新。
一是通過開放銀行將賬戶、產品、服務能力與第三方平臺的場景、流量相結合,打造開放的平臺與生態!吨袊y行家調查報告(2019)》顯示,67%的銀行家認為開放銀行的發展將強化技術融合和重構服務流程。二是借助金融科技搭建多功能綜合服務平臺嵌入到銀行的應用,滿足不同場景下客戶全渠道、全天候、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服務需求,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三是伴隨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推廣,也使銀行有更多的機會在場景、客戶和數據等領域積極作為,將為客戶帶來更安全、便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第三,聚焦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強化多渠道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相結合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產教融合,建立完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培育一批金融科技領軍人物和高水平業務創新團隊。同時,也要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立足自身實際和業務需求,推進底層信息系統向分布式、智能化、開放生態方向轉型,實現信息系統彈性靈活、低延時、高可用、低成本和開放兼容。
第四,加強數據治理,構建數字化經營能力。逐步建立組織架構健全、職責邊界清晰的數據治理架構,制定統一、明確的數據標準,保證數據的統一性、完整性、真實性和可用性,疏通內部數字鴻溝,加大內外部數據交互,同時特別需要注重對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五,樹立合規意識,平衡好技術創新和風險管理。銀行應該考慮對金融科技帶來的新興渠道和服務與現有的風險管理水平、控制標準和保護措施是否相符,扎緊風險管理的“籬笆”,動態平衡好創新應用和風險管理。守好合規底線,增加合規科技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應對監管要求,也可以幫助并促進機構遵守規范、降低風險、自我監管、完成報表和實時監控,靈活適應不斷調整的監管條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