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隨著ESG投資理念在國內不斷生根發芽,銀行也開始緊跟步伐陸續加入ESG主題陣營,9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由蘇州農商行發起的ESG主題指數將于9月25日上線。此前,在監管積極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背景下,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華夏銀行(600015,股吧)、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對ESG產品布局的重視程度已在提升。在分析人士看來,雖然ESG主題產品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更低,產品的投資回報也會相對更高,但產品的期限會更長,也更加考驗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實力。
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簡稱,是一款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理念的綠色投資方法。相較傳統投資策略主要對企業的評估集中在基本面層面,比如盈利能力、財務狀況等,ESG投資秉承“負責任的投資原則”,更多的觸及到企業活動對環境、氣候的影響、自然資源、能源的保護和公司社會責任等。
此次蘇州農商行主要發布“中證中財-蘇農長三角ESG債券指數”和“中證中財-蘇農蘇州綠色發展指數”,意在指數基礎上,通過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將指數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引導可持續投資。在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看來,ESG投資理念能夠有效的反映出銀行理財投資主體的經營業績以及管理水平,幫助銀行理財實現風險規避與價值發現雙重目標,銀行積極開發ESG主題產品,有助于實現銀行理財的差異化發展,進而為銀行的業績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帶來積極作用。
ESG主題產品的火爆也離不開監管的扶持,1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授信全流程,強化環境、社會、治理信息披露和與利益相關者的交流互動。在此背景下,“銀行系”ESG主題理財產品日趨成熟。從產品數量來看,目前市面上ESG產品并不多,據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華夏銀行1家銀行和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存續ESG主題的理財產品共29款。9月16日,興銀理財推出首只ESG理財產品——“興銀ESG美麗中國”,該產品面向興業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發售。
從投資期限以及收益率表現來看,目前存續的ESG主題理財產品中,無論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產品,付息周期普遍長于1年。例如,華夏銀行的開放式產品,付息周期在365天-730天左右,封閉式產品的付息周期時間更久,多在720天以上,另有部分封閉式產品付息周期可達到1162天。相較同期其他類型的凈值型產品,銀行ESG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率較高。建信理財、農銀理財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利率均在4%以上,剛剛上新的“興銀ESG美麗中國” 業績比較基準利率為4%—4.6%,而華夏銀行推出的ESG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利率最高可達6%。
據一位銀行業資管人士介紹,目前ESG概念的產品發行量不是特別大,所以發行主題類產品多從指數類開始,在發行量比較大的情況下,資產較為充足,就可以按照主題選擇發行相應風格的產品。
“由于投資的標的更優,ESG主題產品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更低,產品的投資回報也會相對更高,但是產品的期限會更長,也更加考驗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實力。”王偉進一步指出,因此,對于有志于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的機構,要加強對于投資者的宣傳教育,大力推廣ESG理念,提升投資者的接受度;同時,需要通過拉長一般的凈值型產品的付息周期,讓投資者適應產品較長的期限設計。總的來說,機構在ESG主題與一般理財產品發售中,需要結合投資者的接受程度、風險偏好、收益目標、流動性安排等綜合考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