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針對2021屆的校招火熱開啟。據北京商報記者9月27日不完全統計,公募基金方面,已有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廣發等多家公募基金先后披露校招內容。從校招的模式上來看,受特殊的市場背景影響,多數機構將原先的線下現場招聘轉至線上。另外,從招聘的崗位來看,除常見的研究、銷售崗外,科技快速發展趨勢下,與金融科技類相關人才也備受歡迎。當然,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青睞,也并非僅限公募基金,在業內人士看來,受內外多重因素影響,銀行及旗下子公司和證券公司也都紛紛入局,加快對“千里馬”的爭奪。
招聘模式轉至線上
9月26日,易方達基金在旗下公眾號發布推文宣布2021校園招聘全面啟動。同日,鵬華基金更將排期明確在“十一”假期后的10月13日,根據信息顯示,彼時鵬華基金將開啟校園招聘“空中宣講會”。除上述2家公募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7日,匯添富、廣發、萬家、華夏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先后披露校招內容。
從部分已公布的內容來看,線上成為今年多家公募校招的主要模式,或者是現場招聘的“前站”。
“今年我們也是首次從線下走到線上”,匯添富基金的校園項目HR在其線上宣講視頻“2021校招空中宣講會”的介紹中如是說道。事實上,受年內疫情影響,線上宣講、直播等模式已成為眾多公募校招的首選。除匯添富基金外,華夏基金也于近期聯合各大高校推出基金進校園專題講座,組織了多位公司內部曾在知名高校就學的新員工,在支付寶平臺進行直播,以“探秘基金公司”為題進行溝通交流。
上述提及的鵬華基金也在其公眾號中明確提及,線上宣講會的名稱為“應屆精英競聘思維分享會”,并指出,參加線上宣講會即可獲線上筆試資格。而在文末的“重要提示”中則表示,應聘者在簡歷投遞時,郵件標題及簡歷名稱需包含“希望面試城市”。不難看出,鵬華基金在此次校招采取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將招聘流程明確為網絡上的“簡歷投遞及篩選”、“筆試及初試”、“實習考核”、“復試及測評”、“offer發放”等步驟。另外,北京某中型公募人力資源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出于對后續疫情情況的不確定,目前公司仍處于觀望狀態,還未明確是否要去現場進行校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認為,或出于對此前疫情原因的考慮,部分基金公司簡化了線下招聘的流程,轉向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同時,從成本的角度來看,線上招聘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餑餑”
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家公募招聘崗位方面,除了常見的各個行業的研究助理、銷售助理外,以金融科技方向為主的眾多崗位,也成為各家機構爭相招納的熱點。
例如,廣發基金在近期啟動的2021屆校園招聘中就提及,招聘崗位共有“研究”、“金融科技”、“銷售及市場”以及“運營管理”四類。其中,針對金融科技類還設置了專場,并在9月23日進行線上宣講。就該類招聘的崗位詳情來看,包含“金融數據研發工程師”、“系統運維管理工程師”、“金融科技產品經理”等6項。僅對于其中一類崗位開設專場,廣發基金對金融科技類人才的“求賢若渴”由此可見。
廣發基金并非唯一一家開設金融科技招聘專場的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在9月26日宣布全面啟動校招之前,已提前1個月,在8月20日就開設了“2021校園招聘金融科技專場”,專門面向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畢業生,招聘“系統開發工程師”、“智能方案研究員”、“網絡安全工程師”和“數據平臺工程師”。
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公募基金市場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基金公司對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同時,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關注的崗位逐步多元化,對科技類人才也越發感興趣。
滬上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當前公募基金無論是投資管理,還是市場營銷都逐漸偏向互聯網化,因此基金公司在人才招攬上,也開始向金融科技類人才傾斜。
某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則直言,“公司從9月起就密集開啟校招,而且在人數上也多設置的若干。主要是當前公司規模增長迅速,但同時員工人數有限,在行業同等規模下人員也相對精簡。因此,目前正在大面積擴招”。北京商報記者查詢該人士所在基金公司官網發現,目前校招方面主招研究類、銷售類、運營支持類和信息技術類人才,招聘崗位上也不乏對信息技術開發崗、基金互聯網運營/商務崗等人才的需求。
機構齊入局鎖定“千里馬”
事實上,對金融科技人才的偏愛,并不僅局限于基金公司,銀行及旗下子公司、證券公司等也紛紛入局爭奪。
其中,銀行類機構方面,當前已經成立達12家的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建信金科2021年校招計劃招聘就達千人,招聘崗位包含人工智能類、大數據研發類、創新研發類等八大類工作。與此同時,中銀金科2021年校園招聘總招聘量也達到700人,以金融科技崗為主,少量招收經營職能崗。而在近期成立的農銀金科和交銀金科也馬不停蹄地開展校招計劃,提供崗位包括技術管理崗、軟件開發崗、市場運營崗、職能管理崗、軟件開發工程師等。
在總行層面,信息技術類也成為不少銀行校招的重點方向,例如,杭州銀行總行2021年秋季校園招聘共計125人,其中80人為總行信息技術部定向培訓生,占比超過六成。徽商銀行2021年校園招聘中,總行將招聘系統開發部、信息科技部、大數據部等人才。民生銀行(600016,股吧)推出面向應屆畢業生的“民芯計劃”,為全行培養科技金融人才。
而證券公司方面,廣發證券(000776,股吧)最早于今年7月就開啟了校招的金融科技專場,招聘崗位涵蓋開發、數據、測試、產品和運維共5類。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查詢部分證券公司的相關信息發現,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600999,股吧)等多家頭部券商也在9月以來開啟校招時,提供了金融科技類崗位招聘,且多數單獨開設了金融科技專場。
在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群航(博客,微博)看來,當前金融機構青睞金融科技類人才,或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金融機構的系統建設上,不論是軟件還是硬件的配置,都與高科技緊密相關,屬于內因。另一方面,當前金融機構的投資方向上,科技也同樣是一個重要主題,屬于外因。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也認為,未來會是一個科技驅動金融的時代,無論是銀行、券商還是基金,其本質都是想擺脫以往相對粗放的發展模式,借助科學的力量提高服務的效果,以及客戶的滿意度。同時,就當前而言,金融行業越來越多地表現出可以與科技相結合的地方。例如,在資本市場投資方面,通過科技分析客戶情況、探究市場變化等,可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精準化服務。
王群航進一步表示,其實金融機構對相關人才的關注度提升,也是緊跟國家政策的方向。為了保證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地位、獨立性、自主性等,國內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科技類上市公司也持續增多。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也必須要跟上,通過自身的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