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20年會在京舉辦。來自各部委、國內外學術機構、金融機構、國際機構以及大型央企的代表出席活動,共同論道國內外綠色金融最新進展及趨勢,進一步促進中外綠色金融交流與對話。
綠金院王遙院長主持本次年會
史建平: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綠金院理事長史建平在致辭中闡釋了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意義。他指出,發展綠色金融是實現疫后經濟綠色復蘇的必然選擇,是綠色低碳轉型目標的有力舉措。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形勢下,發展綠色金融是開展國際合作的全新方式,也是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有效手段。
馬蔚華:可持續金融應是發展方向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馬蔚華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ESG投資規模已經超過30萬億美元,但是氣候變暖和饑餓貧困還在加劇。有識之士一直在尋找一個更理想的投資方式,促進創造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價值的可持續金融應是發展方向,既能帶來財務回報,又有可量化的社會影響力。
馬駿:實現碳中和對經濟轉型及綠色金融發展的意義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發表視頻致辭,并就“碳中和”熱點發表觀點。馬駿表示,“碳中和”對中國綠色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綠色金融的主要驅動者,金融機構更要以身作則,不僅要更加支持綠色低碳的項目,還應該提早規劃自身的零碳目標。
王琳晶:推動設立專注于綠色的金融機構
天風證券總裁王琳晶結合實際,提出了進一步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建議:一方面,支持綠色直接融資發展。應推動專注于綠色的金融機構的設立;另一方面,重點關注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產和消費、綠色服務業等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在促進綠色發展的同時助力綠色金融發展。
陳洪宛:綠色金融要更好地服務“雙循環”發展格局
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介紹了近年來發改委在促進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并提出綠色金融下一步發展建議:第一,綠色金融要更好地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第二,綠色金融要更加強調對權益投資特別是非上市企業股權投資的支持;第三,要進一步健全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焦小平:創新財政政策,積極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發表了對創新財政政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看法。他表示,財政政策要積極支持生態文明、“兩山理論”和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支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戰略。PPP改革實踐也證明,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模式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手段。
李高:應對氣侯變化,金融機構需要思考的三點要義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分享了金融機構應對氣候變化的三點要義——“責任、風險、機遇”。在責任方面,金融系統、金融機構責無旁貸,要主動適應政策方向,做相應的研究、調整和出臺相關制度政策標準;風險方面,氣侯變化是金融系統防控風險的重點領域,如果順應這種方向做出調整,就能夠更好的來應對這種風險。在機遇方面,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也會給金融機構的發展創造機會和新技術、新產業、新項目,并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
Beate Trankmann:中國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先驅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Beate Trankmann贊揚了中國近年來在推進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投融資方面的努力。她指出,推動可持續投融資,不僅可以支持就業、增長,而且也可以保護地球,一舉多得。最近幾年,中國可以說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先驅。中國的監管機構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動可持續投融資發展。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大會議上重申了中國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更體現了中國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
葉燕斐:實現“碳中和”要將科學技術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指出,要實現習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重要的節點目標,需要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金融業長期投融資機制建設方面從長謀劃,加強碳期貨市場的建設,為投資行業提供重要的產業導向與時間導向。此外,還需要將這兩個目標融入到“十四五”規劃之中,不論是各行各業還是各個地區,都需要在這個目標的影響下設計自己的路線圖,實現傳統行業的重組升級和新興行業的長期發展。
馬險峰:健全綠色證券制度 助推“雙循環”經濟發展
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表示,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以來,資本市場為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等提供了有力支持。主要表現在: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在境內融資;支持綠色公司債券市場發展;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促進ESG投資開展;支持碳金融產品市場建設;支持各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設計;加強國際綠色金融發展合作與交流。未來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助推疫情后的經濟“綠色復蘇”,助力“雙循環”經濟發展。
據了解,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成立已有4年,作為綠色金融領域的專業化智庫,綠金院專注學術創新,重視國際交流與成果轉化,致力于在多層次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
綠金院院長王遙在工作總結和規劃中表示,過去的一年,綠金院持續推進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研究,豐富學術文庫內容。專注于推動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工作和實現政策影響,并在組織建設、合作交流、傳播推廣及人才培養方面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在綠色票據標準研究、環境壓力測試、綠色指數產品設計、上市公司評級、數據庫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相關成果轉化實踐。
在本次年會上,綠金院還發布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ESG數據庫2.0、ESG三優信用模型2.0及相關產品,地方綠色金融發展評估報告等多項研究成果,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前瞻研究。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ESG指數開發、ESG數據庫與研究報告、企業ESG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等內容達成合作意向,并舉行合作儀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