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至2019年,指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4.3%,反映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強勁韌性和潛能。
金融市場要素齊備、金融機構加速集聚、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穩步推進。
10月23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最新一期(第十四期)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為5653點,同比增長9.5%。
根據報告,2019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延續增長態勢,指數較上年增長490點,漲幅為9.5%。從2006年至2019年,該指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4.3%,反映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強勁韌性和潛能。
從一級指標看,金融市場漲幅領先,較上年增長21.3%;金融創新、金融機構緊隨其后,分別增長9.5%和9.3%;金融人才、金融生態和金融國際化景氣度穩步提高,增幅依次為4.0%、3.0%和2.0%。
上海金融景氣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聯合編制,已連續發布十四期,被業內視為反映上海金融業發展情況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指數客觀指標體系由6項一級指標,32項二級指標和223項三級指標組成。其中,一級指標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人才、金融國際化、金融創新、金融生態環境六個維度,全面反映上海金融業發展狀況。
另外,針對金融生態環境、金融創新等部分難以量化的領域,指數采取了主觀調研問卷的評價方式。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從業者認為2019年上海金融業整體景氣度發展狀況較前一年有所改善,其中金融國際化、金融創新有較大進步。
同時,指數報告使用燈號圖的呈現形式,展示了各項指標當年增速相對于歷史平均增速的情況。從燈號評價結果看,2019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整體呈“綠燈”信號,金融市場和金融國際化增速較為突出,兩項指標均高于過去五年歷史平均增速。
報告稱,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2019年取得了重要突破,綜合金融實力和品牌影響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這在數據上也有直觀顯示。2019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為19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6%;IPO募資額、股票市場再融資額、債券市場發行額等指標均有較大幅度提高,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
目前,上海已逐步形成了集股票、債券、貨幣、外匯、商品期貨、黃金等金融要素為一體的多元化金融市場體系,擁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600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占30%以上。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等標志性外資控股金融機構加快落戶,中日ETF、滬倫通西向業務順利開通,上海已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橋頭堡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樞紐。
此外,科創板并注冊制試點一年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效果也逐步顯現,邁出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的最新一步。當前,上海正在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等“六個中心”的建設,人工智能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各類金融科技公司加速布局,法治環境不斷優化,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這些都為金融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國際對標方面,2019年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景氣發展度排名依次為上海、香港、孟買、紐約、首爾、新加坡和倫敦。其中,上海金融景氣發展程度遙遙領先;新加坡和倫敦成長較快,增速超過10%;香港小幅增長1.86%,持續四年位居第二;其余三地出現小幅下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