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字,彰顯綠色使命:截至2021年11月末,興業銀行(601166)三明分行綠色融資余額24.85億元、綠色貸款余額22.64億元,分別較年初增加13.39億元、10.85億元。
一份堅守,賦能鄉村振興:興業銀行三明分行持續抓基層打基礎、抓共建聚合力,推進村莊掛包、金融進村、黨建共建,著力助推鄉村高質量發展。
一次轉型,蘊含民生情懷: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緊跟總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戰略部署,積極探索加速各項業務數字化,上線“智慧醫院”“智慧校園”“智慧就業”等場景生態圈項目。截至2021年11月末,各類平臺項目交易金額達60億元。
一路初心不改,恰是風華正茂。興業銀行三明分行耕植于三明這片廣闊沃土,務實篤行、行穩致遠,在致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中踐行著金融機構的責任與擔當。
踐行金融擔當 推動綠色金改
綠色金融,三明先行。去年10月,三明獲批創建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
早在去年5月,興業銀行與三明市政府簽署了綠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承諾“十四五”期間向三明市提供各類綠色投融資不低于200億元,并將三明作為該行綠色金融機制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在貸款規模、風險資產及資金價格等方面給予三明傾斜。
助力三明綠色金改,興業銀行三明分行首當其沖。在助力試驗區方案順利通過后,重點協助推動綠色金融地方標準制定、認證服務平臺搭建等基礎性工作。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聯合赤道公司,搭建三明市綠色認證服務平臺,出臺全省首個綠色企業及項目認定辦法,搭建全省首個金服云三明綠色金融專區,建立項目庫,制定綠色金融獎補方案及貸款貼息方案。目前,入庫綠色企業63家、綠色項目9個,由興業銀行推薦入庫的企業占比超過50%。
支持“最氧三明”建設,興業銀行三明分行責無旁貸。在三明銀保監分局的指導下,該行創新推出“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綠色制造”服務模式,設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及專門服務窗口8個,聚焦轄區鋼鐵、紡織等主導產業,開展技改貼息貸、環境權益貸、綠票通、綠色信托等產品,大力推動“生產潔凈化、能源低碳化、產品高端化”,已累計為45家制造企業發放綠色融資20.69億元,預計年節約標準煤38.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7.29萬噸。
目前,興業銀行三明分行構建起具有區域特色的“青山綠水貸”產品體系,包括“林業金融貸”“綠色制造貸”“環境權益貸”“水利水務貸”“礦山治理貸”“鄉村振興貸”等6大產品系列、10多項特色產品。
在環境權益方面,針對企業持有的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4項生態資產權益,該行創新推出“環境權益貸”,為永安華電公司發放全國首筆用能權指標質押貸款600萬元,發放三明市首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1000萬元;向三鋼集團發放全省首例自有可交易排污權抵押貸款3000萬元;向恒源供水公司發放全市首單以取水許可證質押的“節水貸”1億元。
在林業金融方面,該行借鑒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產品特點,設計推出了針對林農信貸資金需求的林權按揭貸款,截至2021年11月末已累計發放該類貸款53筆、5.59億元。在推出林權“支貸寶”實現 “像買房一樣買賣林地”后,今年又創新推出“林票質押貸”,讓林票轉變為錢票。4月2日,落地了全國首筆林票質押貸款149萬元,目前,已累計辦理7戶、金額504萬元。當前,該行已審批國家儲備林項目56億元,助力三明市林業精準提升。
踐行金融擔當 賦能鄉村振興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積極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領干部職工學思踐悟、汲取力量。
傳承紅色基因、激勵紅色擔當。寧化縣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今年5月,該行在寧化長征學院設立“興業銀行三明分行黨建實踐教育基地”,激發干部職工在積極作為、攻堅克難中砥礪初心、踐行使命。
實現共同富裕,鄉村必須振興。
在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一座以“感恩習近平總書記到俞邦村考察調研”為主題的長廊角亭——感恩亭正式建成。該亭可供村民、游客休憩、遮陽、遮雨,這正是該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舉措之一。
來到平均海拔760米的尤溪縣聯合鎮連云村,冬日暖陽下,一臺臺收割機在遠處的田間穿梭,“多虧了興業銀行捐建的機耕路,農機具能駛入田間,以前被拋荒的田地如今都復耕了,我們收入也增加了!边B云村一位村民開心說道。他口中的機耕路正是去年興業銀行三明分行針對掛鉤幫扶村連云村的產業特色進行的一項精準幫扶,為該村捐贈修建拓寬、硬化機耕道600多米,助力農民復墾農田約70畝,產生經濟效益12萬元。
同時,該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積極探索“融資”與“融智”的精準幫扶新路徑,持續為農業、農村、農民“輸血造血”。
走進永安市燕南街道黃歷村村部,一塊標注“農村青年金融服務站”字樣的牌子十分醒目。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服務農創青年”的志愿服務點,興業銀行永安南區支行組建農村青年創業志愿服務團隊,常態化開展以“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為農村青年創業宣講金融知識,引導群眾科學合理使用銀行產品和服務。
12月17日,該行助推尤溪鄉村振興促進產業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尤溪舉行。此次的集中學習,邀請了專家教授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習近平在閩工作期間對三明的重要指示精神,鄉村振興路徑、模式、政策及光伏貸等相關產業知識、案例為尤溪鄉村基層干部職工進行專題輔導。通過全方位培訓,為學員們拓寬了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增長了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的金融知識,提升了基層干部職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添了全縣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的信心。
鄉村振興,前景可期。興業銀行三明分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程,重點加大對鄉村旅游、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的支持力度,以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發力點,構建“網點+聯盟、線上+線下、金融+生活”服務體系。
鄉村振興,百花齊放。興業銀行三明分行因地制宜推出“光伏貸”“竹農貸”“菌農貸”等特色產品。當前,正在全力推進光伏發電整縣試點,已成功落地三明市首筆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貸款756萬元,期限15年,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達2207.6 MWh,經測算,每年可替代標煤約680噸,減少二氧化碳約1600噸,環境效益明顯。
踐行金融擔當 用“興”服務民生
民有需,行有應。今年以來,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不斷拓展民生領域的智慧金融場景建設項目。
多碼融合,助跑醫改,打造“智慧醫院”。
三明醫改走在全國前列,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一直致力于將互聯、共享、共贏“互聯網”精神融入到民生領域的產品設計中,全力協同三明市衛健委探索“互聯網+醫療+金融”服務新模式,加快“智慧醫院”建設。
該行通過銀醫通、窗口掃碼、腕帶付、掌上醫院和統一支付平臺等智慧醫療移動支付產品的全面介入,推進各級醫聯體“智慧醫院”的信息化建設。與三明市衛健委合作,共同開展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項目,依托電子健康卡、醫保電子憑證、預交金通用平臺,建立新型的診療結算模式,實現“一碼通用”就診流程。
“今年經常往醫院跑,好幾次都忘記帶卡了,每次都要去窗口重新辦一張,醫保余額也用不上,家里現在好多張卡了,沒想到現在手機就能看病,還可以用上醫保,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說,電子健康碼,把“醫?、就診卡”放進手機里,再也不用重復辦卡,省時又省心。
科技賦能,數字先行,打造“智慧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今年以來,三明市緊隨“放管服”改革步伐,以就業服務問題為導向,打造“一機在手就業服務全實現”便民服務新模式,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以此為契機,利用三明市社保卡發卡銀行的領先優勢,深化與三明市勞動就業中心的合作,共同推動“智慧就業”便民服務+社?〝底只瘧迷谌羞\行,打造全面數字化就業服務模式。
在上線“智慧就業”一期項目中,在實現社保補貼、失業補貼線上申領、發放功能基礎上,今年7月,該行與三明市勞動就業中心、福建省聯社三明辦事處簽署二期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在“三明市就業和人才公共服務”微信公眾號上進一步開發就業補貼,開通失業補助金、職業技能鑒定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等補貼的申領功能,以及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的業務辦理功能,切實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準的一站式公共就業服務。
銀校聯動,便捷服務,打造“智慧校園”。
三明學院是三明地區最高學府、唯一的全日制高校,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積極響應該校需求,面對學校、學生及教師提供繳費服務綜合管理平臺,為其上線興業銀行云平臺線上繳費、食堂掃碼付、銀企直連等產品,打造數字化校園,讓師生全方位感受到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便捷。
該行專為三明職教園建設了校園一卡通系統,老師的工資,學生的繳費、退費,校內的食堂、超市、圖書館均通過興業銀行開立的興業卡作為一卡通使用介質,為該校師生提供一卡便捷的服務體驗。
注入金融活水,保障業興民安。興業銀行三明分行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抓住地方經濟戰略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創新金融產品、拓寬服務領域,為福建4個經濟和三明“一區六城”建設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