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為進一步落實落細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的《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23條政策舉措(以下簡稱“23條”),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困難領域,靠前發力,迅速制定26條貫徹落實措施,早部署、早行動,為轄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早部署
迅速制定26條具體貫徹落實措施。結合23條,因地制宜,迅速制定重慶市貫徹落實23條政策舉措的工作方案,從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穩定總量增長、聚焦受困市場主體和國民經濟循環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供給水平、保障基礎金融服務通暢、優化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服務和加強組織保障、政策宣傳和監測通報等6方面制定26條具體落實措施,并建立金融紓困助企發展政策落實情況定期監測機制,全面督導金融機構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迅速召開重慶市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要求各金融機構要針對23條研究制定落實舉措,明確責任部門,制定工作清單,確保相關政策順利有效實施。一是要積極運用降準釋放資金、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農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以及科技創新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各類優惠資金,持續擴大信貸投放。二是要聚焦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游、貨車司機等受困市場主體,強化銀擔合作,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創新更多動產抵質押、信用類貸款產品和服務。對因疫情受困人群存續個人住房貸款等要靈活采取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予以支持。三是聚焦事關國民經濟循環的糧食安全、能源供應、物流航運、制造業、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投資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投入、持續優化金融服務、繼續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千方百計減輕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對于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壓力較重的運輸物流企業要開辟“綠色通道”。加強對重點消費領域和新市民群體的金融服務,更有針對性地促進擴大消費。四是優化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支持更多企業納入貿易外匯收支和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范圍,積極推廣運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一次性外債登記管理改革試點,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
——早行動
迅速組織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座談會。4月21日,組織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11部門召開落實23條措施專題會議,明確通過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強化產業金融聯動,共同助力23條金融支持措施落地見效。
迅速建立受困行業和重點領域政銀企對接機制。會同重慶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文旅委、市交通局等部門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建立標準化融資需求清單,動態收集更新重點受困服務業名單,并依托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長江渝融通”貨幣信貸大數據系統集中精準推送全轄金融機構。2022年以來,已經累計推送重點受困市場主體融資需求清單5批、涉及市場主體近3000家,累計提供融資金額近400億元;組織全轄金融機構累計對接零售、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接觸性服務業市場主體7萬戶,并為其中5.6萬戶市場主體新發放貸款支持545億元,貸款利率僅為4.12%,同比下降35BP。
迅速上線支小再貸款幫扶貸和支農再貸款鄉村振興貸專屬產品。依托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自主開發的“1+5+N”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和金融服務港灣推出幫扶貸和鄉村振興貸專屬產品,要求金融機構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觸型服務業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行業,給予更加優惠的信貸支持,并配套相應財政獎補措施激勵銀行投放的積極性。
迅速組織召開多層次銀企對接會。聯合重慶市彭水縣、墊江縣組織召開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銀擔保企融資對接會,分別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組織金融機構與受困市場主體現場簽署合作協議,累計現場簽約金額超過40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將持續開展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充分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擴大全市信貸投放,會同市級部門動態梳理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名單,推動行業和區縣做好政銀企融資對接,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加大對區縣重點發展產業、重點投資項目和居民消費的信貸投入;持續開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專項行動,組織市區縣兩級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港灣、首貸續貸中心和各網點細化針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群體的金融服務舉措,全面推廣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針對性提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質效;持續開展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行動,強化對制造業、接觸型服務業、農業、商貿、物流運輸等金融支持,快速指導金融機構對接發放好科創再貸款,精準解決高新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融資需求;持續開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專項行動,服務外貿企業和全市開放型經濟穩定發展。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將持續跟蹤監測金融機構23條政策舉措落實效果,及時推廣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全力以赴支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