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工商銀行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在國有四大行中率先推出30條穩經濟措施,推動中央經濟金融政策落實到位,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同時,針對上海疫情,多措并舉提升助企紓困質效,一方面加大對各類企業的融資支持,另一方面通過無還本續貸、貸款延期、展期等方式減輕企業還貸壓力,全力幫助企業穩資金、保供應、促生產,全力服務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率先推出30條舉措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近日,工商銀行在四大行中率先推出了金融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30條措施,圍繞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力發力,推動中央經濟金融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針對全力保障重點領域融資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直達性、提高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水平、確保金融服務穩定暢通、助力營造良好金融環境等進行精準支持,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能力、風險管控水平和改革轉型動能。
同時,工商銀行對進一步支持“中國創造”、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支持住宿餐飲等受困行業、服務靈活就業群體、做好減費讓利等,做出更具體的安排,全面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各項工作。
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雪中送炭”
捷諾生物和海優威是上海首批666家復工復產“白名單”中的重點科創企業,捷諾生物主要生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海優威是光伏產業鏈核心原材料重點工業企業。面對企業復工復產中的資金需求,工商銀行啟動信貸審批快速響應機制,為上述兩家企業分別提供了5000萬元專項流動資金貸款,有力保障了企業的復工復產。并且,這兩筆貸款都將獲得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從而使獲貸企業獲得相對較低成本的資金。
無獨有偶。近日,工行接到上海某精密技術公司的求助。該企業是上海嘉定區一家精密模具供應商,是汽車制造業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受到上海封閉管控措影響,為保障后續訂單能夠按期交貨,企業決定開展封閉式生產,讓小部分員工吃住在廠區里,這讓原本已經十分緊張的現金流更加捉襟見肘。為保證特殊時期企業持續生產,工行開辟綠色業務通道,通過視頻盡職調查,在線審批等特殊手段,最大程度克服疫情帶來的不便,2天便完成貸款調查審批全流程,成功發放900萬元貸款。企業依靠這筆“救命錢”,保障了疫情封閉期間生產不斷檔,也確保了向下游企業按期供貨。在收到市政府復工復產號召后,企業緊調配資源,召回居家員工,逐步擴大生產,目前整體上崗率已達到70%左右。期間,工行還主動為企業提供延期支付貸款利息等舉措,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將生產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專項服務舉措全力助企紓困
按下“暫停鍵”的上海,正在逐漸恢復活力。圍繞打通“資金流”,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發布“重點企業保運轉專項金融支持十七項舉措”,全力幫助企業恢復生機活力。這些金融服務舉措包括對醫藥醫療、物資保供、物流運輸等重點行業開辟綠色通道,7*24小時全天候快速響應,安排專項融資規模,為名單制實體企業提供主動授信等。
工行“抗疫貸”、“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線上產品,可以為企業提供自動審批、隨借隨還的線上無接觸融資服務,受到很多小微企業的歡迎。以“抗疫貸”為例,該產品為生活物資保供和政府復工復產名單內的小微企業提供最高500萬元的信用貸款支持,企業最快3天就可以完成提款。截至4月末,“抗疫貸”累計為上海小微企業提供授信超過8500萬元,助力生產制造、醫療器械、供應配送、餐飲等領域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同時,工行通過“經營快貸”,主動為9萬余戶包括餐飲行業在內的上海小微企業提供授信,額度總計800多億元。
此外,工行還通過線上批量延,線下快速批,無縫辦理無還本續貸、貸款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加大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費讓利力度,通過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主動承擔抵押物保險費、評估費、抵押登記費,減免小微企業開戶手續費、賬戶服務費、轉賬匯款手續費、電子銀行服務費等方式,進一步向企業讓利,與客戶風雨同舟、共渡難關,促進穩市場、保就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