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上海正處于分階段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關鍵時期。作為上海本地法人銀行,上海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總結優化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于5月19日正式發布支持企業防疫抗疫、復工復產專項金融服務方案。
據悉,上海銀行通過設立10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加強金融關懷、加大減費讓利等30條舉措,以更大力度的金融資源投入,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動力,為更快重啟城市活力貢獻力量。
設立千億額度 應貸盡貸、應放盡放
根據方案,上海銀行設立了1000億專項信貸額度,優先用于上海地區防疫抗疫及復工復產。通過用好、用足信貸資源,應貸盡貸、應放盡放、應投盡投,并將后續視情況隨時追加額度。
專項額度包括:100億元普惠小微企業防疫抗疫專項信貸額度,用于普惠紓困、抗疫研發、普惠民生金融及無還本續貸投放,全力支持小微企業防疫抗疫。100億元大中企業防疫抗疫專項信貸額度,面向醫療服務單位、抗疫物資生產企業、城市運行保障單位、從事主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經營的企業,以及防疫相關建設項目發放專項貸款。400億元復工復產專項信貸額度,重點加大對民營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制造業、科創企業、綠色企業、物流航運業、以及鄉村振興、各級政府推進的惠民生、補短板項目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領域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400億元復工復產專項債券投融資額度,通過投承聯動,積極支持復工復產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融資需求。
上海銀行還將加強內部激勵考核,引導信貸資源優先向涉農、綠色信貸、科創、制造業、民營、普惠等重點領域傾斜。在行業上力求覆蓋民生保供、貨運物流供應、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文化娛樂、會展等,分類施策,與企業共渡難關。
據悉,為強化復工復產期間物流行業金融支持,上海銀行加強與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加大推廣“商車貸”產品,為長途物流卡車司機、城市配送經營者、個體工商戶等物流運輸經營群體購買各類經營性用車提供資金支持,助力疫情期間物流循環暢通。截至目前,該行已為5.2萬名貨車司機提供“商車貸”近45億元。
加大減費讓利 能減盡減、能讓盡讓
上海銀行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家減費讓利政策,與企業命運共擔,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前期,上海銀行按照應降盡降原則,全面落實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相關政策,累計優惠費用3252萬元。
根據方案,上海銀行推出了較以往更加優惠的貸款利息“延、減、免”和延期還本政策,著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擴大惠企利民受眾面,將優惠落到實處。
對企業客戶,將分類實施貸款利息的“延、減、免”: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受困但前景良好的企業,上海銀行將提供延遲收取利息、延期還本等方式;對于國家重點支持、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的客戶,上海銀行將提供利息“減收”或“免收”,真正降低企業成本。
為了擴大政策惠及面,上海銀行堅持“不唯大小、不唯所有制”,統一信貸標準。根據方案,該行首次將無還本續貸客戶的范圍擴大至中型企業,對普惠企業無還本續貸適度放寬標準,力求覆蓋更多困難的市場主體。同時,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文化娛樂、會展等行業的企業,分類施策給予流動性支持,做到應延盡延。
上海銀行不斷擴大惠企利民受眾面,主動關注受困群體、疫情防控人員、新市民群體,推出多種零售金融產品以及費用減免,創新新市民專屬借記卡,進一步增加其對城市認同和歸屬感。通過農民工專戶發放工資,為農民工提供便利、優惠的金融服務。
強化金融服務 應辦盡辦、特事特辦
據悉,為確保疫情期間運營不停、服務不歇,上海銀行自3月以來,有近600位員工在現場封閉辦公,連續奮戰近兩個月,為客戶提供持續的服務;更多員工居家辦公,與客戶線上溝通、遠程服務,做好各項支持,著力保障業務連續與金融服務不斷不亂,為守“滬”戰“疫”貢獻重要力量。
在及時推出各項實體企業、個人客戶服務保障舉措的同時,得益于近年來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奠定的基礎,上海銀行第一時間通過小微服務“云超市”、“上行e鏈”在線供應鏈金融、線上“云網點”、“薪福家”云代發服務等線上渠道,為防疫抗疫及民生保障相關企業、個人客戶等解決燃眉之急,全力保障了疫情期間養老金發放、企業工資代發、醫保資金清算和線上資金撥付等工作。
根據“應辦盡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上海銀行建立了綠色通道和多項應急機制,進一步提高金融需求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效率。該行成立了支付系統連續性工作小組,提供7*24小時不間斷多渠道支付服務。緊急推出在線提升企業網銀轉賬限額服務,保障企業在線大額結算需求。開啟“薪福家”云服務的代發工資綠色通道,保障70余萬人員的薪酬發放。組建養老金代發高峰日應急小組、“96敬老專線”等,確保養老金按時發放,重點保障疫情區域民生類、代發類資金的及時清算及發放。積極開辟綠色審批通道、推出線上簽約、簡化債券發行等便捷業務流程,專組專人確保支付結算暢通運行,保障現金供應與安全,提升客戶滿意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