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5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與此前持平,5年期以上LPR為4.45%,較上月大幅調降15bp。
本次下調是自從LPR報價形成機制改革以來,首次出現1年期LPR不降、5年期LPR下降,而且5年期LPR創下最大降幅。對此,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研究院溫彬表示,這種結構性降息體現了在當前穩增長的關鍵時期,金融加大力度為實體經濟紓困,提振有效需求,穩定經濟增速。
5月16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1000億元MLF操作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85%、2.10%,與此前持平。盡管本月MLF利率未變,但市場普遍認為本月LPR報價下調概率很大。
根據《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中披露的數據,4月最后一周全國金融機構新發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37%,較前一周下降10bp。同時,4-5月份,隔夜和7天利率持續脫離利率走廊中樞運行,NCD利率較3月份峰值大幅下行超過30bp。
光大證券(601788)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這些利好因素均有助于從一般存款和同業負債兩端改善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按照邊際成本法,可以直接驅動5月份5年期LPR報價下行。
中銀證劵在研報中表示,疫情沖擊之下,加之3月沖量和4月季節性因素,信貸顯著放緩。央行在答記者問中明確:政策未來著力點第一就是“穩定信貸總量”,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明確“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同時,4月政治局會議等也針對房地產需求和融資提出放松舉措、財政增加發力舉措,此外,隨著存款成本下降,融資端不排除進一步引導LPR下降可能性。
溫彬指出,此次LPR報價首次只下調5年期以上品種,這種結構性降息對于穩定信貸總量、提振中長期信貸需求將產生積極作用。4月企業部門票據融資加快增長,而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反映出融資需求不足。本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明顯降低了中長期融資成本,有助于幫助企業盡快扭轉預期、提振信心,加快完成復工復產,從而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對于存量住房貸款而言,LPR的下降會通過貸款的重定價,降低房貸成本,不僅有利于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銷售,同時負債成本減少也有助于促進居民消費需求增長。
下一階段,溫彬預計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力度為困難行業、企業和人群紓困,促進經濟加快企穩回升,運行在合理區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