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凌晨起,上海實行全域靜態管理。人流車流靜止,金融脈動不息。在上海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在滬外資銀行堅守本職,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確保金融服務不斷,做好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金融服務工作,與這座城市一起,默默守“滬”、共克時艱。
金融服務“不斷檔”
疫情初期,上海銀保監局向在滬外資銀行發出倡議,要求外資銀行保障金融民生服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面對上海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外資銀行紛紛啟動業務運營應急方案,接受“疫情大考”,用實際行動交出滿意答卷。
啟動災備,勇敢逆行。在這場疫情沖擊下,各外資銀行有條不紊地啟動應急預案,啟用異地災備中心,調配異地分行資源協助處理上海地區業務。3月27日晚,上海發布全域靜態管理措施。南商中國董事長與一部分關鍵崗位員工于當晚入駐總行大樓,確保封控期間重要崗位不脫崗、重要工作不斷檔。三菱日聯中國連夜裝配調試200臺遠程辦公電腦,于3月28日凌晨送至居家行員手中,并調配深圳、廣州、天津、北京、大連、無錫等6家分行協助處理上海地區業務。此外,在滬外資銀行紛紛號召員工服從社區防疫安排,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為抗疫行動貢獻力量。
戰疫有道,科技賦能。在滬外資銀行在這次疫情中很快意識到,科技是確保疫情期間各項業務平穩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恒生中國在疫情期間完成與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實現了貨物貿易項目外匯匯款線上無紙化便利操作,同時上線“恒生開戶通”企業電子開戶平臺,提供線上開戶申請及網銀申請一站式服務,可在線完成開戶預約、網銀申請等相關審核流程,大幅提高企業開戶處理效率,使得疫情期間業務處理效率“不降反升”。摩根大通中國上海分行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企業畫像,開發跨境支付紅綠燈監測系統,對客戶交易進行自動監測,有力提升風險識別與管控能力,為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貿易外匯收支服務。
發揮優勢,堅定信心。在滬外資銀行積極發揮自身橋梁優勢,穩定外資客戶的信心,為“穩外資、穩外貿”盡應有之力。三菱日聯中國聯動日本母行向日資企業宣傳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相關措施,其日本母行還制作特別宣傳材料,定期通過日本營銷部門向企業的日本母公司宣傳,力爭消減投資者的擔心,穩定日本企業對華投資信心。德國商業上海分行服務的某國際學校,在疫情期間面臨現金流壓力,銀行充分認識到學校對于穩定在滬外企及外籍人士信心的重要性,迅速為其提供包括5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服務,及時為幾百位教職工支付工資,有效穩定了學校外籍教師及外籍學生和家長們的信心。
紓困解難“大作為”
在滬外資銀行一直致力于提升客戶服務,助力實體經濟。在疫情阻擊戰中,外資銀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切實辦好服務民生大事,特別是上海銀保監局發布“惠民保企”15項措施后,外資銀行紛紛響應,成效顯著。
支持小微,減費讓利。通過開辟綠色通道,聚焦小微企業續貸服務,外資銀行按照“應免盡免、應降盡降”的基本原則,大力推進普惠金融服務。富邦華一與可信數據平臺合作,開展面向中小物流企業的金融業務,以真實交易背景及物流數據作為風控手段,降低對企業抵押擔保要求,實現快速線上審批放款,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支持。匯豐中國上海分行在外資銀行中率先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專項支持計劃,專項信貸基金總額為人民幣10億元,并配備信貸審批綠色通道、融資價格優惠舉措,通過與擔保機構合作、智慧供應鏈融資等多種方式保障和推動信貸投放。
保“鏈”穩產,循環暢通。在滬外資銀行高度關注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帶來的沖擊,及時響應客戶需求,提供便利化融資服務,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法巴中國所服務的一家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產業鏈核心企業,疫情期間企業難以正常提供開票所需合同及發票原件。得知這一情況后,銀行與該企業密切溝通,通過查詢稅務局網站等渠道完成貿易背景審核,累計為其開立865張逾4億元銀行承兌匯票,保證上百家小微企業供應商的正常收款和產業鏈良好運行。德國商業上海分行與國內一家風機制造商及某供應鏈平臺攜手推進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創新,積極溝通上海票據交易所,制定業務管理辦法,疫情期間在上海票據交易所成功落地全國首筆外資銀行供應鏈票據貼現業務,目前已累計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融資326萬元,切實解決了企業在疫情期間融資難的問題。
民生保供,急事急辦。保供應保民生是疫情期間的頭等大事,在滬外資銀行通過主動排摸客戶中的保供企業名單,按照“急事急辦”原則,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工作。渣打中國上海分行所服務的一家進口水果保供企業,受疫情影響,國內應收賬款回款延遲,導致原定貸款還款日存在現金流壓力,銀行了解到客戶實際情況后,迅速制定本息暫時延期1個月償還的紓困方案,消除企業的后顧之憂。匯豐中國上海分行服務的一家專業母嬰連鎖企業,是上海市首批生活物資保障供應重點企業,為滿足企業在疫情中的奶粉、紙尿褲等保供采購資金需求,銀行快速通過疫情期間的特殊操作許可批復,克服企業辦公室因封控而無法提供提款相關材料原件的困難,向企業發放3000萬元人民幣采購貸款,保證企業在疫情期間庫存備貨和保供服務不間斷。
跨境協作“展優勢”
跨境協作、服務外貿一直是外資銀行優勢領域,疫情期間在滬外資銀行與母行保持密切協作,發揮跨境聯動協同的專業稟賦,爭取母行對各項業務開展的大力支持,同時積極為企業提供各類跨境交易避險產品,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聯動母行,強化支持。各在滬外資銀行母行均高度關注上海疫情,與在滬子行、分行保持密切溝通,全力支持在滬子行、分行疫情期間各項業務的正常運轉。為保障企業疫情期間多樣化融資需求,三菱日聯中國緊急向母行申請增加債券交易系統授權,積極開展債券承銷與投資業務。今年4月,三菱日聯中國共參與了先鋒國際融資租賃、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東風日產汽車金融等公司發行的5筆資產證券化項目,累計投資6億元人民幣,承銷4億元人民幣,有力支持了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汽車行業相關板塊企業的配套債券融資需求,也為該行資本市場業務的可持續運營奠定了良好基礎。
服務跨境,惠企避險。疫情期間外匯市場出現大幅波動,部分外貿企業受到較大影響,對此在滬外資銀行積極為企業提供風險對沖方案,幫助企業一定程度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大華中國、匯理中國對滿足標準并被認定為“跨境人民幣結算優質企業”的企業客戶,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服務,憑提交收付款說明或指令,快速為其辦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等相關業務,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法巴中國所服務的某從事鐵礦石、鋼材進出口貿易企業,疫情期間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原材料,對此銀行建議客戶秉持風險中性原則,對3000萬美元付款敞口進行保值。后續美聯儲大幅加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銀行為該客戶提供的遠期購匯合約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其疫情期間的主營業務收入。
近年來,外資銀行持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加大對華投資,深度參與中國金融市場。去年,數家在滬外資法人銀行相繼獲得母行增資,凸顯了外資銀行對在華業務的信心和重視程度。近期,富邦華一獲批發行永續債資格,為目前在華外資銀行中首家,有助于銀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