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經營性貸款占比,降低住房貸款增速,可以從整體上降低居民債務的系統性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如何在今年接下來的7個月實現信貸同比多增,普惠小微是主要投向之一。
6月9日,銀保監會召開小微金融工作專題(電視電話)會議,交流當前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和工作進展,布置下一步工作。
會議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搶抓時間窗口,靠前擔當作為,加快政策細化落實進度,其中聚焦信貸增量供給再發力是四大工作之一,并提出2022年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目標,確保個體工商戶貸款增量擴面;銀行機構要層層抓實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執行,向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進一步傾斜信貸資源。
并具體要求:國有大型銀行要確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6萬億元;股份制銀行要在完成現有信貸計劃的基礎上,對具備條件的地方進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銀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貸款等政策,進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
上述舉措是為落實近期系列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普惠小微貸款很大一部分會在個人經營性貸款中體現,一季度末全部個人經營性貸款規模達到1.7萬億元,已經接近全部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的十分之一,個人經營性貸款直接對應著小微企業的投資及流動性需求,有利于幫助經濟企穩。”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認為。
抓緊制定實施辦法
疫情之下,小微企業受到明顯沖擊,如何幫扶其回到正常經營水平是政策著力點。早在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國有大型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1.6萬億元,引導銀行主動加強服務;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理續貸、展期、調整還款安排,免收罰息。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從1%提高到2%)增加一倍,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等。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今年二季度開始激勵資金的比例從1%提高到2%。在具體操作中類似于觀測高水位標識,對季末超出歷史最高余額部分按比例兌現獎勵。激勵金融機構不斷地擴面、增量。擴面、增量客觀上會使風險水平上升,邊際上如果風險水平上升超過了2%就不合算了,所以這個工具的設計盡可能平衡防風險和激勵不斷擴面、增量的考慮,也要求商業銀行要不斷地提高風控能力。”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日前在發布會上解釋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時表示。
數據顯示,2022年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長23.4%,連續36個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戶數5132萬戶,同比增長41.5%,是2019年末的1.9倍;4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24%,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為進一步穩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近期央行還發布了《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從制約金融機構放貸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續性,助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創業、穩經濟增長。
銀保監會在今日召開的會議上進一步要求面向基層抓緊制定實施辦法,各機構要主動向小微客戶公示優惠政策內容、條件和申辦渠道,提升客戶對政策的知悉度,確保應知盡知;及時優化內部業務流程和配套制度,抓好基層員工培訓學習。各級監管部門要組織做好政策宣講輔導和監測督促,密切跟蹤落實情況。
提高居民經營性貸款占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大行、股份行了解到,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助力穩定經濟大盤,各家銀行紛紛出臺相關文件,普惠小微就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
6月9日,郵儲銀行印發了《關于全力做好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將持續加大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重點加大首貸戶信貸支持和推動信用貸款發展,并持續落實各類支持普惠小微企業政策和盡職免責要求,持續增強基層“敢貸、愿貸”的積極性。
農業銀行于6月8日出臺了23條措施幫扶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明確將更多信貸資源用于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提出2022年普惠貸款在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目標;將優惠政策向普惠小微企業傳導,降低利率、減免收費,推動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上年進一步降低。
“今年前5個月,農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拓寬,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特別是在區域發展平衡方面,東北、西北地區11家分行普惠貸款增速均超過各行貸款平均增速。”農業銀行透露。
光大銀行(601818)在相關會議上則提出,加大信貸儲備和投放力度,將做好信貸穩定增長、同比多增作為當前及全年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中小微企業是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之一。
張曉晶表示,居民經營性貸款主要客戶是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這些主體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也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對經濟、社會起著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據其測算,個人經營性貸款在全部居民貸款中的占比進一步上升,從2021年末的22.8%升至23.6%。
“個人經營性貸款占比提高緩解了居民部門債務的系統性風險。多年以來我國房地產一直都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房地產貸款在全部貸款中占比較大,提高居民經營性貸款占比,降低住房貸款增速,可以從整體上降低居民債務的系統性風險。”張曉晶同時表示,預計宏觀杠桿率在2022年全年將上升5個百分點左右,而一季度居民部門杠桿率下降了0.1個百分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