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銀行的英文縮寫是‘CGB’,我們引申為‘Centered in Greater Bay’,強調我們要立足灣區區位條件、資源和客戶基礎,結合總部優勢,根植灣區,做服務灣區的商業銀行,為區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積極貢獻金融力量。”6月30日,廣發銀行黨委書記、行長王凱在第286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
廣發銀行1988年成立于廣東廣州,是唯一一家總部在粵港澳大灣區且實現“9+2”城市全覆蓋的股份制銀行。王凱表示,廣發銀行特別注重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優勢,今年制訂了大灣區綜合金融服務2022-2025年行動方案,加大金融投入力度,以點帶面助力全國經濟發展;實現了大灣區“9+2”城市機構全覆蓋,在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貿區網點全部升級為分行;在廣東省內信貸余額突破了一萬億元,其中今年前五個月新投放1710億元,在全行的占比超過了50%;借助香港分行和澳門分行的“窗口作用”,為境內企業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同比增長26%。
王凱具體介紹稱,廣發銀行主要從五個方面為粵港澳大灣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是加大投放,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配置專項的信貸資源,開通綠色審批通道,以及實行差異化的定價機制。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5月末,批復灣區重點項目40個,支持了廣州地鐵、深能港務、珠海水務等一批灣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針對交通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點領域,協同國壽集團推出“投融資+”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結合項目資本金募集期、建設期、運營期的痛點需求,依托“投貸聯動”“聯合投資”等業務模式,為灣區重點項目提供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二是精準發力,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強信貸支持力度。
截至5月末,廣發銀行對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79%。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布科技金融專屬品牌“科創慧融”,落地“科技E貸”“科技投聯貸”等系列創新金融產品,推進科技創新再貸款工作。截至5月末,廣發銀行對灣區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485億元,較年初增長39%。支持先進制造業,制定盡職免責規定,健全敢貸、愿貸機制,不斷加大對灣區先進制造業的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廣發銀行對灣區制造業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5%。
三是服務“雙碳”,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廣發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激勵機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廣發銀行灣區綠色金融貸款余額初較年初增長20%。同時,不斷加大對綠色金融領域研究,強化政策宣導,制定并實施支持綠色金融、加大碳減排支持工具領域貸款投放的工作方案。
“今年,我行首筆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支持臺山海晏鎮漁業光伏發電項目,實現碳減排量超4萬噸,‘貸’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王凱介紹。
四是豐富供給,助力灣區消費升級。廣發銀行積極結合居民綜合金融需求,一方面聚焦不同消費場景,不斷加大消費貸款類產品持續創新,定制推出“E秒貸”等系列專屬產品:其中,面向廣東省內近千萬社保卡客戶,推出基于個人社保數據的“社保貸”;支持抗疫,針對醫護人員推出“醫護貸”;支持新市民新業態,針對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廣東民生工程,結合“互聯網”+新業態,推出在線申請及實時審批的專屬信貸服務,滿足其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聚焦建設便民、惠民、利民泛金融生態圈,不斷加大消費擴容持續創新,關注Z時代、銀發一族、商旅人群等不同消費群體差異化特點,為客戶提供集“信用消費、信貸、保險”等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目前,廣發信用卡作為國內首張真正意義的信用卡,在大灣區的發卡量已超2300萬張,2021年全年消費總額超4700億元。”王凱透露。
五是服務開放,助力灣區互聯互通。廣發銀行持續加強境內外資源整合,不斷創新金融服務,為企業提供集“跨境結算、融資、投資、保險”等一體的全方位特色金融服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方面,積極推動跨境理財通業務,2021年10月成功入圍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銀行,并順利實現“南向通”及“北向通”業務同步開展。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并做好跨境保險服務,以跨境保險通試點為新契機,為居民提供跨境保險結算服務。
王凱表示,接下來,廣發銀行也會進一步發揮總部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更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貢獻“廣發力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