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業務告別“跑馬圈地”時代,整改與創新并行不悖。距離《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已過去一周,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獲悉,多家銀行內部正在研究如何落實《通知》相關規定,個別銀行已有所表態,明確將積極申請參與線上信用卡業務試點工作,并持續強化發卡授信管理,降低睡眠卡比率、促進信用卡息費水平合理下行。信用卡存量時代,精細化運營迫在眉睫。
強化信用卡發卡授信業務管理
近年來,銀行信用卡業務經歷了快速發展,在便利日常消費和支付的同時,也存在諸如濫發卡、重復發卡、授信管理不審慎、過度授信等問題。7月7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通知》。針對信用卡發卡和授信管理,《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以發卡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卡數量占機構總發卡量比例不得超過20%,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
雖然《通知》還設置了兩年過渡期,不過從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已有銀行迅速展開行動。“長期以來,我行持續加強客戶辦卡、用卡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未來還將持續優化,以降低睡眠卡比率。”光大銀行(601818)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該行面向新就業畢業生、制造業藍領等新市民客群針對性地推出了約卡、耀卡,未來還將強化新產品的研發和管理。同時,將持續強化銷售渠道的管理,不以單一的發卡量考核營銷人員,進一步強化服務客戶用卡的導向。
在信用卡分期業務、息費收取及信息披露方面,《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明確分期業務最低起始金額和最高金額上限。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與客戶訂立信用卡合同時,對收取利息、復利、費用、違約金等條款、風險揭示內容應當嚴格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并以明顯的方式向客戶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
“我行對《通知》高度重視,從征求意見階段即組織認真研讀,著手進行業務梳理和影響評估”,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通知》政策導向,該行積極研究推進方向和落實措施,且部分措施已在推進執行,例如,前期已完成了信用卡分期年化利率明示工作,后續將進一步優化客戶告知的系統支持和配套流程,提升客戶體驗,持續落實監管各項要求。
積極參與線上信用卡業務試點
在約束銀行信用卡業務粗放發展的同時,監管部門也提出嘗試線上信用卡業務試點這一創新模式。《通知》指出,將按照風險可控、穩妥有序原則,推進信用卡行業創新工作,通過試點等方式探索開展線上信用卡業務等創新模式。
如今,距離《通知》發布已有一周時間,已有銀行表態將積極參與線上信用卡試點工作。“我行將積極申請參與相關試點工作,在監管試點框架下探索和推進業務創新。”上述股份制銀行信用卡相關負責人透露。
據了解,以往申請信用卡還需進行線下面簽等流程,而線上信用卡辦卡、開卡則可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對于哪些機構將優先獲得試點資格,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將按照高質量發展導向,優先選擇人民群眾服務認可度、信任度高,消費者權益保護和信訪投訴要求落實到位,經營理念和風控合規審慎嚴格,各項整改工作達到監管指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試點。
除上述股份制銀行外,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探索研究線上發卡的業務模式,做了相應的技術儲備與客戶服務優化流程的設計,將在監管部門指導下,積極參與試點”。
近年來,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品、服務創新不斷涌現,信用卡行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業務模式等發生深刻變化。銀行信用卡業務從線下延伸至線上意味著什么?為推進線上信用卡業務試點,監管和銀行分別需要做些什么?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作為傳統信用卡業務的數字化形式,線上信用卡在發卡流程、營銷渠道、使用方式、風控管理等方面有所差異,既要關注數字化手段的運用以便捷用戶體驗,同時也不能脫離傳統信用卡業務的風控邏輯以嚴密銀行機構的風險管理。為推進線上信用卡業務試點,監管層面可參照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的相關思路,選取龍頭機構先行先試,對試點前、中、后各流程進行全面評估,在合規前提下為機構開好“綠燈”,及時披露典型機構的優秀案例以激勵市場參與;而機構層面,可針對創新業務成立專門的項目組,在關注科技賦能、為傳統業務提質增效的同時,也要關注到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工作,為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點做好相應預案。
拓展服務場景實現精細化運營
作為零售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用戶增長紅利消失,各家銀行也在加快推進信用卡業務轉型,精細化運營迫在眉睫。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21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已達8億張,同比增長2.85%。不過,對比過往數據,增幅則逐步呈現遞減態勢。2018-2020年,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同比增幅分別為16.73%、8.78%、4.26%。
“整體看,信用卡業務近幾年增速出現放緩,不良率有所上升,逐漸進入存量時代。在互聯網借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少銀行把信用卡作為零售業務的主要發力點,近幾年快速增長,但同時不斷遇到了挑戰。”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在客群層面,信用卡人群與網絡借貸人群出現交叉,多頭借貸和借款人質量下降,使得信用卡的風險管理難度增加,逾期出現抬頭。在產品層面,互聯網借貸產品的出現,也與銀行信用卡業務形成競爭,提升了增長難度。
信用卡邁入存量時代,各家銀行也在探索業務轉型新路徑。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就透露,在客戶經營方面,該行將不斷加快推進商戶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用卡環境,提升客戶用卡意愿,并提升精細化客戶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客戶分層、分群經營。
在《通知》的規范和信用卡業務轉型的背景下,未來信用卡業務的格局將如何?信用卡業務存量時代,銀行如何發力信用卡展業渠道,實現精細化運營?于百程表示,未來,通過科技能力的注入,提升信用卡產品體驗,提升場景能力和個性化服務能力,最新實現降本增效,是信用卡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展望未來,信用卡領域的消費分級趨勢將有所增強,因此信用卡業務發展更需要深入的用戶洞察。” 蘇筱芮認為,一方面需要對現有客群展開深度運營,深化場景+生態的精細化服務,穩定及提升目前重點用戶的價值;另一方面,針對線上轉移衍生的新客群特征,應結合App+場景生態經營向新增客群挖掘和尋找增長機會,如重點人群Z世代、銀發族、萌寵族、高價值客群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