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海農商銀行發布關于高級管理人員和部分董事、監事自愿增持的公告。公告顯示,上述增持主體合計14人計劃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660萬元該行股份。
同日,上海農商銀行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28.66億元,同比增長7.03%;歸母凈利潤58.47億元,同比增長14.25%。營收、凈利保持良好增速,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上半年實現規模、效益雙提升
上半年,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式,上海農商銀行加快創新轉型,探索在小微金融、科創金融和“三農”金融等領域創新發力,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與經營品質,高效有力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改革發展與經營管理,各項經營目標和工作任務平穩有序,總體呈現良好態勢。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上海農商銀行堅守普惠金融戰略,加快創新金融轉型,集團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12009.1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5.34億元, 增長3.67%;其中貸款和墊款總額6354.9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9.15億元,增長3.57%。
報告期內,上海農商銀行積極優化負債結構,夯實存款基礎,拓寬優質負債來源,靈活運用主動融資工具,負債規模實現穩步增長。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負債總額為11005.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94.98億元,增長3.72%;其中,吸收存款本金為8736.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55.40億元,增長4.24%。
資產質量方面,報告期末,上海農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61.2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9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6%,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433.10%,較上年末下降9.40個百分點。各項指標均保持在穩健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農商銀行表示,新冠疫情對該行代理業務、電子銀行業務和銀行卡業務都造成一定影響,導致手續費收入有所下降。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1.95億元,同比下降13.12%。
踐行普惠金融使命擔當
2022年上半年,上海農商銀行堅持“做小做散”經營策略,聚焦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打造“小額、信用、高效”的業務特色,為廣大普惠客群提供“可獲得、可負擔、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57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億元,增速達4%;普惠小微貸款戶數近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0.61 萬戶;當年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 4.42%。
同時,上海農商銀行運用人民銀行再貸款政策累計為2200多戶企業發放貸款約86億元,重點支持小微、“三農”、民營等領域發展,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當年累計支用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轉貸款資金15億元,共同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實現普惠金融服務擴面增量、提質降本。
報告期內,上海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推出小微企業退稅貸,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回籠壓力;優化小微企業積數貸產品方案,支持客戶企業生產經營周轉;持 續推進普惠數字化轉型。截至報告期末,線上產品“銀稅快貸”授信金額超2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3億元,支持企業近3000 戶;累計無還本續貸金額近19億元,支持企業300多戶。
全力以赴助企紓困
今年3月以來,上海地區疫情形勢嚴峻復雜,部分企業因封控隔離等因素制約,生產經營受到影響,信貸需求不足,短期來看對上海農商銀行對公貸款及線下零貸業務規模增長帶來了一定影響。
面對疫情,上海農商銀行及時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確保業務及運營的連續性,通過“特事特辦、線上服務、簡化流程、減費讓利”等措施,積極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紓困。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累計與642個平臺、245個公眾號合作發布助企紓困專屬服務,意向總授信額度153.7億元。
同時,該行出臺20條普惠金融舉措,設立了200億元紓困貸款、100億元市區兩級保供專項融資、100億元優惠專項消費信貸額度,全面支持企業紓困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款金融產品,對貸款流程進行優化,采用全線上非接觸的方式完成全流程,確保金融服務“不斷檔”;對因疫情影響遇到暫時困難或臨時性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大力推廣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做到“應續盡續”“應貸盡貸”;零售貸款及時將重點投放聚焦到在線貸款,做好疫情后抗疫人員的綜合金融服務和補貼、住房消費等支持,推出鑫e貸“抗疫三部曲”專案,為醫護人員、抗疫志愿者、已授信用戶等多個客群提供優惠信貸方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