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盛大舉辦,北京農商銀行連續三年作為全國農信系統唯一參展銀行,精彩亮相服貿會金融專題展。
位于首鋼園區8號館B17的北京農商銀行展位,聚焦“厚德益眾 善行致遠”企業精神,分三大單元展示了該行從農村信用合作社到萬億商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普惠金融、支持首都發展等創新實踐和豐碩成果。
厚德助農:奮力支持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伴隨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北京農商銀行更加主動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大局,在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中貢獻著農商力量。
展會上,北京農商銀行還將琳瑯滿目的京郊特色農產品帶進會場,設置專屬展示板塊,開辟線上直播渠道,方便前來參觀的觀眾朋友走進京郊,格外引人注目。
服務“三農”,一直是北京農商銀行的“金字招牌”。在北京農商銀行展臺,精心設置了服務鄉村振興特色單元,展示該行引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據了解,北京農商銀行深入貫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推動共同富裕工作要求,構建起縱向管理、橫向協同的“1+1+1+N”鄉村振興管理架構,以全面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鄉域經濟發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服務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借助5大類20款鄉村振興配套融資產品體系,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成果、新模式,十余年來累計投放鄉村振興領域貸款近5000億元。助力農業生產經營,研發推出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旅游戶貸款、板栗貸等特色創新產品,在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落地業務量穩居全市前列。助力農村產權改革,推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專項融資產品、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集體資產經營權質押貸款等產品。助力農民安居,積極支持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升級推廣新民居貸款,支持農民自有宅基地新建、改建、擴建、翻建的資金需求。站在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助力保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讓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村莊越來越美。
鞏固脫低幫扶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北京農商銀行在幫助延慶區珍珠泉鄉廟梁村高質量完成“2018年80%脫低、2019年全面脫低、2020年鞏固提升”三步走目標的基礎上,將脫貧攻堅管理機構全面過渡為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以黨建幫扶為引領,持續統籌推動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公益幫扶和金融幫扶的多維幫扶思路,與延慶區桃條溝村、倉米道村簽訂協議,從幫扶地區自身發展規劃、政府幫扶政策、獨特資源稟賦和長遠產業潛力上尋找新的工作著力點,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助力集體經濟薄弱村增收。
厚德益企:傾力踐行扶企、惠商、紓困
在疫情沖擊下,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打通金融血脈,激發小微復蘇活力,成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路徑。發展普惠金融,將金融力量注入實體經濟也是銀行業的使命責任。在展會現場,北京農商銀行通過專題形式,積極傳遞普惠金融的理念與實踐。
作為首都普惠金融特色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制定完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推出28條舉措、72項具體工作,健全配套保障、強化考核激勵、確保資源供給、健全服務體系、加強組織實施,助力穩經濟大盤、穩市場主體。持續加力助企紓困和營商環境優化,首批入駐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落地中心首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首筆“創業擔保貸”業務,參加首屆“北京支行行長論壇”,入圍首批百家金融顧問單位。用好用足專項政策工具,為小微、民營及疫情防控、民生物資供應等企業提供利率優惠,新增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低于北京同業平均水平,延期還本付息率近60%,近三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354%、戶數增長238%。切實把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降費政策和行業倡議要求減費讓利政策推開、落實,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有效為企業降成本、減負擔,讓利實體經濟,助力企業輕裝前行。
北京農商銀行致力于讓普惠金融服務走得更遠、覆蓋更廣。憑借全面煥新的核心銀行系統,立足客戶需求,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及應用,簡化業務辦理手續,加強金融服務場景化拓展,依托數字技術構建特色普惠金融生態圈,創新推出“農商e信通”“農商e鏈通”等普惠金融產品,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滲透率,積極解決小微、“三農”領域客戶數量多、體量小、差異大、傳統融資服務難觸達等問題。
厚德潤萬家:著力提升服務廣度、深度、溫度
服貿會是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北京農商銀行主動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牢牢把握“兩區”建設脈搏,積極投身“兩區”建設,連通國內國際業務,打造開放創新的金融“試驗田”,專門成立北京自貿試驗區支行,自貿試驗區內全部分支機構已達12家。開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工作,支持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準確宣傳、執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引導外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推動各項外匯便利化政策落到實處,支持促進企業跨境貿易金融業務,暢通雙循環渠道。深耕文化科技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加大文創、科創領域金融支持力度,文化、科技金融連續兩年榮獲人行北京轄區內中資銀行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優秀等級。
在服務首都新發展格局中,北京農商銀行持續加大市區兩級重點工程營銷對接力度,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首都城市功能疏解為導向,支持多個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融資。截至2022年6月末,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授信余額573.38億元,項目83個。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積極支持“首都清潔空氣計劃”,構建包括能效貸款、碳排放抵押貸款等在內的綠色信貸業務體系,為垃圾綜合處理、煤改清潔能源、再生水及污水管線等重點項目提供資金保障,2022年上半年,綠色貸款余額增速近50%,全力推動生態保護、綠色產業發展,支持首都鄉村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以數字化轉型戰略為引領,北京農商銀行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數智金融服務網絡。豐富線上融資、線上結算及特色金融服務生態圈等產品與服務體系,上線“三資管理平臺”和“銀農直聯”等生態服務場景,創新預收費資金監管平臺,著力打造金融服務新模式。豐富區塊鏈創新成果在普惠金融、供應鏈、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推廣運用,深度參與首都數字經濟場景建設,投產上線對公數字錢包,為北京市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持續貢獻金融力量。積極布局輕型金融服務網絡,實施網點智能化改造,創新鄉村便利店、金融便利店、社區便利店等輕型服務渠道,打造智慧遠程銀行中心,全力推動金融服務便捷化、均等化。
持續傳遞民生金融溫度,北京農商銀行不斷加大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游、新型消費、綠色消費等領域的資金支持。關注“銀發”需求,依托全市1100余家養老驛站,打造社區養老商圈,搭建起覆蓋金融服務、交通出行、日間照料、生活采購、養生醫療等領域的養老金融生態體系,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手機銀行上線“關懷模式”,門戶網站開通“無障礙服務”功能,截至2022年6月末,養老助殘卡累計發卡量近520萬張。強化重點消費領域和新市民群體金融服務,大力支持新市民群體創業就業、置業安居,建設美好新生活。為維護首都金融安全穩定,北京農商銀行多措并舉、創新方式,把金融知識送進千家萬戶,重拳出擊反詐治賭反洗錢,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發展成果。
深耕首都大地,厚植農商情懷。北京農商銀行將堅持黨建引領,致力于金融服務國家戰略和新時代首都發展,著力打造特色銀行、智慧銀行、高質量銀行,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