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變化:一是從早期的野蠻生長變成監管全覆蓋。二是持牌機構在金融創新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未來,數字金融領域有三個發展趨勢。一是從普惠功能向宏觀功能發展;二是從2C向2B轉變;三是從境內向境外發展。”8月31日,在“第七屆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儀式上,新金融聯盟學術顧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主題演講中表示。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作為這個評選活動的學術支持單位,一直在積極參與,案例評選評出的創新案例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視角和素材。”黃益平教授多年來擔任評委工作,感觸良深。
“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由新金融聯盟和金融城聯合主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啟動儀式上,新金融聯盟理事長、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也做了主題演講。
15家商業銀行、10家非銀機構、36家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以及20家主流媒體的共90余位嘉賓通過線上與線下參會,新金融聯盟秘書長吳雨珊主持。啟動儀式實錄見→第七屆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重磅啟動!
以下為黃益平教授的主要發言內容。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黃益平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作為“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的學術支持單位,一直在積極參與。六年來,這一活動評選出的創新案例,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視角和素材。借此機會我談談對數字金融行業發展的一些體會。
中國普惠金融業務國際領先
過去十年,金融科技領域出現過風險,也沉淀了很有價值、甚至有世界意義的創新。中國在移動支付、科技信貸等相當一部分業務在國際上是領先的。
受IMF前任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和新任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邀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每年與 IMF 聯合舉辦中國金融科技閉門研討會。這是中國經驗首次走入 IMF,也是 IMF首次就特定行業主題開展大規模研討。它背后的意義是國際組織對中國金融科技領域創新價值的肯定。
世界各國都在用數字技術創新金融業務,但每個國家的業務熱點不太一樣,這和不同國家的面對的痛點不同有關。比如,我們近期和布魯金斯學會一起完成的項目《中國的數字金融革命》中提到,中國移動支付發展得非常好,對于發展中國家有借鑒意義,但該模式在美國則可能沒有必要,這是因為美國支付服務的發展已經相對充分,沒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做得最突出的是普惠相關的業務領域。數字技術解決了很多與普惠相關的金融痛點,比如老百姓(603883)、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不足。
昨天(8月30日),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與北大國發院發布了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2011年~2021年,該指數刻畫了全國縣、地級市及省級區域,六個行業、三個維度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從該指數的演變趨勢來看,可以明顯發現普惠的價值——十年前,普惠業務只在星星點點的幾個小地方有開展,現在全國地區之間的差異已經明顯縮小。我用一個比較極端的描述,過去傳統金融機構需要靠分支行、員工,去觸達客戶、分析客戶,今天通過智能手機,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差不多的服務。
數字金融的兩個變化、三個趨勢
近幾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變化。
一是從早期的野蠻生長變成監管全覆蓋。在監管框架之下,自然會有一些業務能夠比較順暢開展,一些業務難以生存,不管做什么都需要符合監管的要求。
二是持牌機構在金融創新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未來數字金融發展的主體應該都是持牌機構,當然會有一部分科技公司做輔助性的工作,但實際上都是用科技來支持金融活動和傳統的持牌機構,用數字技術來幫助金融機構做的決策。
未來,數字金融領域三個重要發展方向值得行業關注。
第一,從普惠功能向宏觀功能發展。當前數字金融的熱點主要集中于普惠領域,這一趨勢還將延續很長時間,但與此同時,金融科技在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上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凸顯,這樣它就變成了宏觀的功能。
第二,從2C向2B轉變。以往數字金融的熱點領域是2C業務,在現行的業務框架上,即便是支持中小微企業,仍然是以基于2C的大數據分析為主。未來,產業鏈、供應鏈、物聯網將對實體經濟帶來更加直接、規模更大的支持,賦能企業業務的持續擴張。
第三,從境內向境外發展。當前創新主要集中于境內業務,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跨境流動將越發活躍,這一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創新的機會。
第七屆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案例征集火熱進行中!
本屆案例評選報名通道已開通,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報名,歡迎廣大金融科技踐行者積極參選。案例評選規則獲取方式:關注本公眾號“新金融聯盟NFA”,回復數字“7”。組委會聯系方式:010-58527680、010-58527682
【主辦單位】
新金融聯盟(NFA)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打造一個高質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討和行業交流平臺。成立以來,聯盟共組織各類閉門研討會、優秀企業參訪近百場,議題涵蓋數字金融、數據治理、資產管理等方向。部分研討成果形成報告,呈送給相關部門,推動了業界與監管的溝通交流,助力理事單位的合作共贏。
【學術支持】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于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CF40每年召開閉門研討會、大型峰會、國際交流會等百余場研討會,每年開展課題研究20余項,出版要報、周報、月報、書籍、《新金融評論》(NFR工作論文)100余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新金融聯盟NFA。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