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前,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再迎強監管。
近日,在人民網(603000)“領導留言板”回復網友留言時,銀保監會明確指出,針對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在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和清理規范,全面叫停新設網絡小額貸款從業機構。
值得關注的是,繼2017年11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后,監管再次公開提及“全面叫停新設網絡小貸機構”。
網絡小貸監管逐步升級
2008年5月,銀監會、央行共同發布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擴大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范圍,進一步規范和明確了相關政策,從制度設計上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性質、設立、資金來源、資金運用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該政策發布后,各省陸續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工作,小貸行業隨之得到高速發展。
隨著互聯網六年間的高速發展,到2015年,小貸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網絡借貸業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確立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落實監管責任并明確業務邊界。
然而,也正是從2015年起,“現金貸”興起,逐步成為網絡小貸機構展業的一大重要形式。但隨之而來的利率畸高、資金用途混亂、暴力催收、杠桿無序擴張等一系列亂象,引發監管關注。
2017年11月,針對現金貸業務亂象,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級小貸公司監管部門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小貸公司跨區域經。同年12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 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正式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并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決定集中一段時間開展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2019年,為加快P2P行業清退轉型,監管下發《關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符合網貸機構存量業務無嚴重違法違規情況,有符合條件的股東和管理團隊,轉型方案具有可行性,金融科技實力強,符合線上經營要求等條件的網貸機構,可申請轉型為小貸公司。多家網絡借貸機構轉型小額貸款公司。
2020年開始,網絡小額貸款行業迎來史上最嚴監管。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修改《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 的 4 倍為標準,較此前24%和36%的利率基準大幅下調,網絡小貸公司放貸利率逐步壓降。
2020 年 9 月 16 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貸款禁止用途、貸審分離、規范催收和跨區經營等,對包括網絡小貸公司在內的小額貸款資金流向作出限制。同年11月,銀保監會與央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網絡小貸新規”)公開征求意見,又明確了監管體制、網絡小貸業務的準入機制、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基本規則,對機構跨區展業、注冊資本、風險控制等提出要求。
在2020年網絡小貸監管趨嚴后,僅有3家新設網絡小貸牌照獲批,而這三家公司或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而來,或其股東過去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2020年10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告,同意設立撫州市新浪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2021年1月,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公告,同意山東國晟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
2021年5月,深圳市小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收到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批復,經相關部門批準開展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真正推動了網絡小貸行業的整合出清。
頭部機構一方面將網絡小貸牌照增資至50億展業門檻,另一方面也持續整合旗下金融牌照,或注銷、或縮小同類型金融牌照的展業范圍。
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共有12家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達到50億元全國展業門檻,其中6家公司在今年完成增資。
業內呼吁小貸行業“上位法”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按網絡小貸新規(征求意見稿)規定,小貸公司經營網絡小貸業務應當主要在注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小貸公司不得跨省開展網絡小貸業務。從監管體制上,網絡小貸機構展業的審批權由地方金融局上升至中央,地方金融局對網絡小貸業務進行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
但過去,所有網絡小貸牌照的設立由各地地方金融局批復,其依據依然是《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及2019年《關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即使到網絡小貸牌照清退時,仍然是采用“取消某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的形式。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若嚴格按照網絡小貸新規,注冊資本金滿足50億門檻的網絡小貸機構, 必須經過銀保監會批復方能跨區域全國放款,但直至目前銀保監會從未有過正式批復。因此在過渡期內,網絡小貸機構依然只能以“試點”口徑展業。
“幾年前行業內流傳,央行或銀保監會將出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監管條例,作為小額貸款、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非銀金融牌照的上位法。但后來,《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均已發布,小額貸款行業依然沒有迎來自己的上位法。”一位長期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多方了解到,一般而言,新規在公開征求意見后,將有兩年過渡期。據悉,網絡小貸新規在2020年12月結束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今年末明年初,《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或將正式出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