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我國的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一直以來,交通銀行始終積極履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責任擔當,全面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部署,發揮綜合化經營優勢,以金融之力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全行“一盤棋”
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轉型發展多重壓力,交通銀行總行黨委積極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專題研究、專項推進、主動作為,持續搭建和完善支持制造業發展的全行“一盤棋”機制體系。總行成立領導小組,由行領導親自統籌,總分行前中后臺密切配合、高效推進。
2022年上半年,交行制定了《交通銀行支持制造強國行動方案(2022年版)》,明確了包括制造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高技術制造業貸款等多個維度的年內發展目標要求,提出戰略新興產業、綠色制造、區域優勢產業、重點產業園區等制造業支持方向和保障措施。并以此為綱,持續加強向制造業、特別是制造業中長期領域的信貸資源傾斜力度:在年度授信投向政策中將制造業作為重要支持行業,并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5G領域、集成電路產業鏈等熱點領域專項策略指引;加強制造業發展考核,給予制造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等制造業業務以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流動性成本減免、撥備支出減免等一系列補貼政策,持續激勵全行加大制造業信貸投放。
截至2022年9月末,交行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1688億元,增幅21.79%。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年初增長1323億元,增幅達50.65%,增速在同業中居于前列。
創新產品譜系
滿足制造業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
交行堅持以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制造業升級需求,圍繞“鏈金融”加強產品創新,通過組織開展“百核千鏈”活動,與各地制造業企業深化合作打造“標桿鏈”,切實服務實體經濟。例如,通過與一汽大眾合作,積極推廣融資秒放功能,現已實現為40余家一汽大眾汽車經銷商辦理秒放,大幅提升了對經銷商的服務質效。針對產業鏈核心企業信用只能延伸至一級供應商、無法輻射多級鏈屬企業的問題,交行針對性打造了應收賬款憑證流轉平臺“智慧交易鏈”,并加強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如與“中航信用金融服務平臺”合作,借助中航信用實現核心企業信用的多級流轉,從而將銀行信貸資金精準滴灌至產業鏈末梢供應商,有效服務了一批制造業核心及鏈屬企業。
圍繞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企業等領域,交行在長三角區域“先行先試”,通過統一模式、協同盡調、綠色通道、下沉服務等方式,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通過“交銀科創”系列產品,滿足企業不同階段的綜合金融服務需求,并在各地推出“智融通”“園區貸”“人才貸”“科創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等創新產品,滿足差異化融資需求。
踐行責任擔當
支持制造業企業抗疫、發展兩手抓
今年以來,交通銀行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行上下統一思想,堅定決心,越在艱難時刻越顯交行人奮斗精神。
上半年,面對吉林、上海等地疫情,交行第一時間響應中央及地方政府號召,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在3月下旬疫情爆發后,于4月初接連出臺《關于全力做好金融支持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關于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關于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等支持政策,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疫情防控、醫藥醫療、民生保障、物資生產、批發零售及交通物流等領域企業融資需求,特別配置專項規模予以支持,保障企業供應鏈融資順暢,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在疫情中為包含一大批制造業企業在內的疫情保供企業提供了及時的優惠信貸支持,為疫情平復及企業復工復產作出貢獻。
展現交行速度
保持全年制造業貸款增長勢頭
8月以來,交行積極響應發改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委提出的進一步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的發展要求,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專題推進會等方式第一時間研究傳達中央政策要求,疏解一線單位展業的痛點、堵點。
積極組織對發改委制造業中長期項目清單企業的服務對接,迅速安排清單內項目簽約、投放,逐日跟進、風雨無阻。截至10月14日,交行已安排對接清單內項目548個,完成簽約項目211個,簽約金額579.23億元,簽約完成率居同業前列,并已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電子信息制造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領域等清單內重點項目進行了及時的投放支持。交行的快速反應、迅速推動與落實得到了有關各方的一致認可。
交行將始終堅定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持續加大對制造業、特別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領域的支持力度,在服務“國之大者”中更好發揮國有金融“主力軍”作用,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新的動力和指引,持之以恒為打造制造強國、支持實體經濟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