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機構的天職,贛州銀行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堅持主動作為,多措并舉,深耕本土,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精準服務實體。截止2022年9月,贛州銀行各項貸款余額達1685億元,較年初新增202億元;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221億元,增幅27%,余額占比躍居各行業投向第一。普惠貸款余額264億元,增幅22%;綠色貸款余額超150億元,增幅40%……這一串串的亮眼數字背后,彰顯了贛州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
加大普惠力度 堅持綠色發展
贛州銀行發揮信貸投放“指南針”作用,通過信貸資源配置、差異化考核等方式,有效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供給。充分利用信貸資源潤澤實體沃土——《2022年度授信業務指導意見》,為全行信貸資源配置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明確重點支持制造業、綠色信貸、鄉村振興、普惠小微貸款年度目標增量和增速,引導全行信貸資源投向重點實體經濟領域;積極調動分支機構營銷積極性,獎懲并舉,開展“開門紅”“豐收季”等系列活動方案,為制造業、綠色金融、普惠小微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貸款投放配置數百萬專項獎勵資金,在一個季度期間就新發放支持實體貸款近30億元。強化信貸投放的全流程跟蹤督導,實現信貸投放的強有力支撐:5月,總行建立“業務前端處理中心”,選拔專業團隊,服務一線,攻克重點實體項目,目前已實現落地金額18.8億元;6月,組建市場營銷工作委員會,由行長擔任組長,建立解決企業服務難點、堵點、痛點的“快速響應機制”,暢通全行協調服務機制,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創新金融產品 精準服務實體
近年來,贛州銀行加快轉型步伐,倡導“深入市場、走進客戶”的信貸文化,切實了解市場客戶需要,快速響應,積極創新多款信貸產品,豐富信貸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例如,為紓解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題,贛州銀行創新研發了“科創貸”,支持純信用擔保,最高可達5000萬元,同時支持知識產權質押擔保,上線初始就為某鎢業企業提供了8000萬元貸款。贛州銀行重點研發供應鏈金融產品,有基于核心企業信用,為其上游客戶群體打造的、支持供應鏈債權多級流轉的“贛銀E鏈”,8月上線至今,已服務核心企業達10家,金額超1.3億元;有基于客戶優質訂單予以信用貸款支持的“訂單貸”,截至目前已授信超10億元;有基于數字金融資產,為小微客戶、個體工商戶等普惠客戶群體提供純線上貸款產品“贛銀快貸”,貸款金額超30億元……贛州銀行已有14款特色助企產品上線,貸款余額超110億元。
主動擔當作為 助企紓困解憂
贛州銀行始終秉持“心相隨 無距離”的服務理念,主動靠前,為企業經營紓困,為人民生活解憂。堅持不懈服務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發布金融惠企紓困19條,主動上前為客戶紓困解難:4月,因受疫情影響某酒店在網上發布自救書,贛州銀行第一時間聯系企業,了解企業遇到的困難,主動為其發放3000萬元的貸款資金,幫助客戶渡過疫情難關;7月,積極響應人行南昌中支政策,解決疫情下小微企業經營周轉資金吃緊難題,借助金融科技成功辦理江西省首筆應收賬款資產池業務170萬元;8月,江西地區連續高溫少雨,贛州銀行心系旱情,出臺《贛州銀行抗旱減災九條措施》,推出“農機貸”等抗旱貸款產品,播撒抗旱“及時雨”。同時贛州銀行積極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搭建連接群眾和政府的金融“暖心橋”,啟動“企業開辦進銀行”政銀合作服務站,實現群眾在家門口的銀行即可完成企業開辦、銀行開戶等業務;推進新市民金融服務,布局“人才服務銀行”,從新市民需求入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貸款、創業貸款、日常消費貸款等的支持力度,打造“贛樂購”生活服務平臺,為新市民安居、就業、生活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贛州銀行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聚焦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堅持打造“六型”銀行。今后,贛州銀行將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專注主業、服務實體、服務民營、服務小微”的市場定位,加速數字化轉型,成為服務本土經濟社會發展的“模范軍”,助力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張琴 張觀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