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校園招聘計劃如火如荼進行中,由于擴容速度較快,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為今年最閃耀的“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等近20家理財公司發布2023年校園招聘公告。
其中,從招聘崗位看,投資研究交易、金融科技類相關人才最受青睞,成為各大理財公司相互“搶奪”的對象。金融科技從兩年前開始就已經是市場最熱門的“當紅炸子雞”,因此許多大學從今年開始,新增了不少有關金融科技的專業。
金融科技崗位招聘最為普遍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金融行業一直是莘莘學子向往的工作行業之一。
隨著理財子公司的蓬勃發展,其也成為今年招聘的新勢力之一。截至目前,市場已有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等近20家理財公司發布了2023年的校園招聘廣告。
從招聘的崗位來看,金融科技和投資研究、交易崗位的需求量較大。例如農銀理財的30個校招職位中,投資研究交易崗位達14個,占46.7%,崗位需求表中稱“持有CFA、FRM、CPA等職業資格者優先”。
興銀理財的招聘分為三個方向,分別是投資研究方向、職能方向和金融科技方向。其中,投資研究方向細化分為債券投資經理助理、多資產投資經理助理、行業研究員、策略分析崗、FOF研究員、信評研究員、項目投資崗與股權投資崗。金融科技崗位的職責之一為協助探索技術創新,開展前沿技術在資管領域的應用,持續發展數字化專業能力。
工銀理財金融科技崗則負責業務系統開發建設,開展業務需求分析、系統功能設計、編碼測試、上線推廣及系統維護支持等工作。
招銀理財的招聘廣告植入了很多網絡語言,如將交易類培養生比喻為“最強火力支援者”,將金融科技類培養生比喻為“玩轉科技與業務的魔法師”,將風險合規類培養生比喻為“守護質量和維護規則的騎士”。
此外,工銀理財有六大崗位招聘專業英才,包括投資研究崗、交易業務崗、風險管理崗、信用審批崗、運行管理崗和金融科技崗;興銀理財有十四大崗位招聘人才,包括股權投資崗、金融科技崗、稽核審計崗、行業研究員等;民生理財有六大崗位招聘人才,包括風險管理崗、科技崗等。
雖然各家公司對于崗位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金融科技崗位卻都求賢若渴。
“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這兩年更是‘一個蘿卜三個坑’。金融科技方向的畢業生手里則都有兩到三個offer!睆V東省一家高校的教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金融科技之所以需求量大增,有業內人士總結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大數據的需求。此前多數小銀行的金融科技服務都是外包,但是隨著監管趨嚴,以及隱私保護、風險控制等問題,各大行逐步開始將金融科技收歸自家門下;其次是小微企業和個人財富的需求,過去銀行對于這些長尾客戶都是采取地推模式,費人費力,往往效果還不理想,通過科技手段,可以更精準的對客戶畫像,進行客戶觸達,從目前的效果來看,一個金融科技“熟手”的作用,頂得上四五個普通員工;第三則是金融科技在整個社會的廣泛應用,比如海關、稅務、工商等部門都在進行金融科技的應用,如果銀行沒有跟上,根本無法融入這個生態圈。因此隨著金融科技如火如荼的發展,人才需求巨大。
高校增加金融科技專業
華西證券(002926)分析師劉澤晶的研報指出,我國金融科技市場的發展格局正在進行深刻改變,開放與生態合作正成為主流趨勢。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主動性在逐步變強,由“科技賦能”向“科技引領”方向轉變。同時,金融服務的跨界應用互聯不斷深化,金融機構更加需要通過科技手段賦能金融業務場景化建設的全流程。數字化開放金融平臺建設成為發展熱點,產業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通過數字化技術驅動和開放金融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產業生態力量實現服務能力協同,正在逐步成為行業的熱點方向。金融科技推動了整個金融體系的數字化轉型,我國的金融科技發展水平,處于全球領先位置。
從招聘的專業背景來看,數學、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數理統計等專業的適應性較高。
博通分析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金融科技人才之所以如此緊俏,主要是因為其是復合型人才,不但需要懂金融,還需要懂技術,更需要能將兩者很好地結合。金融科技在國內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由于科技進步快,技術的發展領先于金融業的發展。關于這類人才的養成,無論的社會實踐還是校園培育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過渡。
看到市場需求如此巨大,各大高校也紛紛開設了金融科技相關專業和課程,以補齊金融科技人才短板。近兩年,陸續有高校申請開設該專業并獲批,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均開設了金融科技相關專業。
今年5月,浙江財經大學盈陽金融科技學院成立。學院將于今年開始招收本科生,首次招生人數為80人左右,設有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兩個本科專業,均為金融科創方向。
今年2月,教育部網站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共有27所高校成功申報金融科技專業。
畢馬威和騰訊金融研究院、騰訊云聯合發布的《數實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趨勢展望》報告認為,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金融機構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必選項。畢馬威中國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表示,面對數字化時代所需要的高效響應、靈活調整、組合式創新等新的業務要求,金融機構不得不打破傳統的系統架構和技術體系,構建共享、敏捷的新一代數字化“技術底座”。從業務與技術融合的角度出發,未來全面深入的數字化場景運營體系將以金融科技為依托,連接客戶與場景、生態、企業經營要素,逐漸成為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重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