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國家外匯局發布消息,2022年以來,我國涉外經濟活動保持活躍,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有序。前三季度,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雙雙保持順差格局,其中,銀行結售匯順差1185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支順差714億美元。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恢復向好,國際收支結構更加穩健,外匯市場韌性明顯增強,有助于跨境資金流動穩定。
9月銀行結售匯數據方面,2022年9月,銀行結匯15416億元人民幣,售匯14840億元人民幣。2022年1-9月,銀行累計結匯132347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124619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值,2022年9月,銀行結匯2214億美元,售匯2132億美元。2022年1-9月,銀行累計結匯20058億美元,累計售匯18873億美元。
9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方面,2022年9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37963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38810億元人民幣。2022年1-9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315646億元人民幣,累計對外付款311145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值,2022年9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5453億美元,對外付款5574億美元。2022年1-9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47815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47102億美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9月銀行結售匯實現82.73億美元的順差,其中自身結匯順差13.3億元,改變了連續3個月逆差的局面,代客結匯順差69.4億美元,連續25個月保持順差,剔除遠期履約后,當月代客結售匯即期發生額實現順差210億美元。9月結匯率為68.3%,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表明當前外匯市場主體“逢高結匯”,交易行為更加理性。
溫彬表示,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國國際收支與跨境資金流動將繼續保持平衡,為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提供良好的基本面支撐。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向記者分析,9月份銀行結售匯繼續維持今年以來的順差格局,這表明我國外匯市場的供給略大于需求,這有利于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近來,盡管人民幣匯率有所走弱,但這主要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今年以來,日元、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兌美元匯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相比之下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幅度還是比較小的。無論是從銀行結售匯數據還是從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來看,人民幣匯率都能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國際收支順差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強力保障
同日,外匯局公布9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2022年9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42833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貨物貿易出口21291億元,進口16454億元,順差4837億元;服務貿易出口2131億元,進口2957億元,逆差826億元。服務貿易主要項目為:運輸服務進出口規模1854億元,其他商業服務進出口規模890億元,旅行服務進出口規模813億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規模517億元。
按美元計值,2022年9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3364億美元,進口2788億美元,順差576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對記者指出,從全球范圍看,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多個傳統經常賬戶順差國家都出現順差明顯下降態勢,部分經常賬戶逆差國家則出現了逆差擴大,我國是少數實現經常賬戶順差規模逆勢增加的經濟體。同時,據商務部統計,前三季度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553億美元,同比增長18.9%,體現我國經濟前景長期向好以及巨大市場規模的吸引力。
10月28日下午,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盡管短期內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但人民幣的市場地位不會改變,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巨額的對外投資凈資產,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目前遇到的困難是非預期因素造成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實現現代化勢不可擋。上升時期的經濟,必然形成上升的貨幣。過去三十多年來,凡是看貶人民幣的企業和個人都吃了虧,F在拋本幣買外匯,將來一定會后悔。
跨境資金流動仍有望總體保持平穩有序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展望未來,我國國際收支結構將更加穩健,適應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增強。
一方面,基礎性的國際收支順差保持穩定,繼續發揮穩定外匯市場的積極作用。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穩步實施,貿易新動能持續涌現,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量已躍居全球第二,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貿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積極成效,歐美仍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對東盟、拉美、非洲等地區的出口也較快增長;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計算機信息服務、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穩步增長,帶動服務貿易提檔升級。
上述因素支撐下,預計貨物貿易和經常賬戶順差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我國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能夠給國際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外商來華長期投資的意愿依然較強。
另一方面,對外資產負債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對外凈資產2.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外債負債率在主要經濟體中處于較低水平,債務償付風險總體可控。
上述負責人還強調,我國外匯市場韌性在改革發展中明顯增強,可以更好調節和平衡跨境資金流動。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將繼續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同時,市場主體預期更加理性,匯率風險管理能力增強,人民幣跨境使用比重提升,都有助于穩定其跨境交易行為。
當前經濟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三季度經濟運行恢復向好,物價水平基本穩定。隨著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地見效,經濟持續恢復的動能將加快。同時,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將繼續為跨境投資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他指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展望未來,我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繼續為跨境資金流動的穩定性提供堅實基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