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理財通將于11月15日推出AssetSTAR銀行理財評級體系,這將彌補我國銀行理財市場權威評級的空白,也為投資者購買理財提供了更科學的參考依據。
南方財經全媒體 記者 丁盡勉 11月13日報道
2017年11月,伴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銀行理財拉開了“破剛兌、去杠桿、壓非標、凈值化”的改革大幕,這場改革給銀行資管的產品端和資產端都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從產品端來看,伴隨“剛兌”打破,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的法律關系由事實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回歸至信托關系。
從資產端來看,“母子”風險的隔離打破了理財產品在配置工具上的束縛,理財產品可投資范圍大大拓寬,“固收+權益”“固定+衍生工具”等多資產產品涌現市場。
法律關系和資產配置的變化不僅促進了理財產品創新,還給理財公司帶來了投研體系轉型升級的壓力,加之非標資產投資比例及攤余成本法使用范圍受到限制,理財公司的真實投資水平浮出水面,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面臨全新的市場考驗。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監測,2022年一季度,伴隨美聯儲加息等一系列外部環境沖擊,銀行含權類理財產品出現“破凈潮”,截至2022年10月,全國公募銀行理財產品破凈率高達5.22%。
面對“破凈潮”以及全新類型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面臨產品評估和產品選擇的難題。
同時,在“破凈潮”的壓力測試下,理財公司也亟需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進行科學評估。
為解決銀行理財產品評級的痛點,南財理財通課題組自2021年9月22日啟動銀行理財評級工作,歷經1年時間,召開機構調研會近20場,廣泛聽取銀行理財子公司、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等行業專業意見,基于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2億銀行理財大數據監測,課題組通過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引擎進行了大量樣本試算。同時,該評級體系由盈米基金提供學術支持。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獲悉,南財理財通課題組將于2022年11月15日在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正式發布AssetSTAR銀行理財評級體系(簡稱“AS評級”)。
AS評級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戰略金融科技產品,將彌補目前我國銀行理財市場科學評級的空白,進一步推動銀行理財凈值化發展,普通投資者也可根據AS評級結果,進一步了解銀行理財的真實運作情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