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壽林 袁園 李玉雯 趙景致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發布近半個月后,又迎來新進展。
11月18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于印發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為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發展,銀保監會印發了《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34家金融機構獲開展業務
具體來看,《暫行辦法》共六章六十二條,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總則。明確了制定目的、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相關定義、行業平臺功能和監管主體。二是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明確了個人養老金業務范圍等,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個人養老金產品提出具體要求。三是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規定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類型,以及理財公司等參與該業務的機構應滿足的要求。四是信息報送。對商業銀行、理財公司向行業平臺報送信息和向監管部門報告情況等提出要求。五是監督管理及附則。對商業銀行、理財公司及理財產品等實施名單制管理和動態監管。
可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有哪些?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處于初始階段,覆蓋面大、業務要求高、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參與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業務經營、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社會責任等均有較高要求。
針對報告業務開展情況,《通知》要求,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在正式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后10日內向其直接監管責任單位報告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系統對接、產品管理等情況。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持續監測個人養老金業務運行情況和風險狀況,督促商業銀行、理財公司穩妥有序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
《通知》確定,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一級資本凈額在1000億元以上、具有跨區域服務能力、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規定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具有較強跨區域服務能力的城市商業銀行,以及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納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理財公司,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主要包括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銀保監會表示,商業銀行、理財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選定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城市開展業務,后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步推開。未來,銀保監會將持續督促商業銀行、理財公司規范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踐行金融工作人民性,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康發展。
多家銀行積極為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備戰”
銀保監會發布的《通知》提出,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是踐行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重要舉措。各參與機構應提高思想認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供給,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康發展。
名單出爐后,多家銀行也開始積極為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備戰”。
農業銀行表示,該行已成功與人社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個人養老金基金行業平臺實現系統對接,并完成與多家產品機構的聯合測試。待試點城市業務上線后,公眾在網點柜面和掌上銀行均可開立養老資金賬戶,并選取適宜的個人養老金服務。同時,農業銀行積極參加各類個人養老產品的分階段試點工作,與廣發基金、農銀人壽等公司建立了穩定、持續的養老產品合作。
布局較早的交通銀行將依托線上、線下全渠道為廣大居民提供賬戶開立、資金繳費、產品投資、待遇領取等各類個人養老金業務辦理服務,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惠及更多居民。交通銀行表示,交通銀行將在監管公布的產品名單范圍內,依托交銀集團豐富的養老產品發行管理經驗,為客戶提供優質投資產品。
“作為人社部首批系統對接銀行,招商銀行(600036)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前做了系列布局,包括有序開展了養老賬戶開立與系統對接、養老財富產品儲備、養老金融平臺建設等全方位準備工作。”招商銀行表示。
浦發銀行方面表示,待業務正式開放后,客戶可至浦發銀行(600000)網點,或登錄浦發銀行APP,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辦理個人養老金繳納、領取,個人養老金稅收遞延抵扣憑證查詢、打印等服務;還可享受浦發銀行甄選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及養老財富規劃服務,滿足客戶多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資理財需求。目前,上海地區的綜合性網點均已開設老年客戶愛心窗口和綠色服務通道。
作為入選的城商行之一,北京銀行(601169)董事長霍學文表示,北京銀行以數字化轉型為統領,持續夯實以客戶體驗和價值創造為基礎的新零售大財富管理戰略體系,著重在兒童金融、人才金融、養老金融等方面發力,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態的綜合金融服務,而養老金業務是建立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重要的一環。
北京銀行表示將按照監管部門要求,與人社部信息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完成對接測試;在手機銀行上線個人養老金業務開戶,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實現線上開戶,享受方便、快捷的養老金融服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13410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