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飽受“病痛”困擾的瑞士老牌銀行瑞士信貸銀行15日股價暴跌,歐洲股市銀行股同樣跳水。瑞士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隨即發聲,準備提供金融支持。分析師警告,鑒于瑞信的體量和業務規模,一旦“出事”,“將不僅僅是瑞士的問題”。
危機重重
15日,瑞信最大股東沙特阿拉伯國民銀行董事會主席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出于監管規定方面考慮,不會增持在瑞信的股份。當天,瑞信股價收盤下跌24%,報收于約1.7瑞士法郎(約合1.83美元);盤中一度下跌30%至歷史低位,最低點價格相比2021年2月縮水85%。
這是在瑞士盧塞恩拍攝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信銀行)大樓(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和央行瑞士國家銀行當天晚些時候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瑞信“滿足系統性重要銀行所需的嚴格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國家銀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支持”。
瑞信對央行的表態表示歡迎,打算接受金融支持。路透社報道,屆時,瑞信將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個接受央行救助的大型全球性銀行。
瑞信2007年股價曾達到80瑞士法郎以上,近年來卻因麻煩纏身而每況愈下,包括投資虧損、管理不善、高層更換頻繁等。瑞信去年凈虧損73億瑞士法郎(79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年凈虧損,幅度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
本月5日,瑞信大股東美國哈里斯伙伴公司說,已在過去數月間清倉所持瑞信股票。瑞信14日發布年度報告,承認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這份年度報告原定上周發布,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瑞信修改部分內容。
影響巨大
近日,美國區域性銀行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關閉,市場震動,歐洲銀行業也被恐慌情緒籠罩。歐洲各國政府和央行忙于安撫人心之時,瑞信出現的情況令歐洲銀行業雪上加霜。
這是2022年10月3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瑞士信貸銀行大樓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歐洲股市銀行業指數15日整體下跌7%,自本月8日以來市值蒸發超過1200億歐元(1270億美元)。大型銀行中,法國巴黎銀行股價下跌超過10%,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價跌幅一度達到12%,這兩家銀行股票一度暫停交易;德意志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股價下跌大約8%。
瑞信資產約為5300億瑞士法郎(5730億美元),體量遠超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首席歐洲經濟師安德魯·肯寧哈姆認為,相比美國中型銀行,瑞信資產龐大且在全球業務廣泛,它的情況“對全球經濟而言受關注度大得多”,“瑞信不僅僅是瑞士的問題,而是全球問題”。
肯寧哈姆說,盡管瑞信被廣泛認為是歐洲大型銀行中最薄弱的一環,但并不是近年來唯一盈利性弱的銀行,瑞信的處境再次引發疑問:這是一場全球性危機的開始,還是僅僅是另一個特例?
路透社15日援引一名業內人士的話報道,雖然美國大銀行認為瑞信風險目前仍可控,但數月來已經開始管控它們在瑞信的風險敞口。兩名監管部門人士披露,歐洲中央銀行已經要求受監管的銀行報告它們在瑞信的風險敞口。此外,美國、英國等多國政府和央行也在密切關注瑞信相關情況。
能否重振
瑞信去年10月公布改革計劃,包括徹底重組其投資銀行、第四季度裁減2700名全職雇員從而至2025年底累計裁員9000人、轉讓證券化產品業務的大部分股權,以及減少風險加權資產和杠桿敞口等。
2021年6月28日,人們從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歐元雕塑前走過。新華社記者逯陽攝
瑞信首席執行官烏爾里希·克爾納15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瑞信的“資本和流動性基礎非常非常牢固”。
瑞信16日宣布,打算從央行借入最多500億瑞士法郎(540億美元)。瑞信稱這為“決定性行動”,旨在“提前加強流動性”,支持核心業務和客戶,把瑞信打造成“圍繞客戶需求、更簡單、更專一的銀行”。
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瑞信客戶存款較上一年同期減少41%。瑞信客戶去年取款1230億瑞士法郎(1330億美元),絕大多數發生在第四季度。
56歲的醫生法迪·里夏爾15日在瑞士日內瓦一家瑞信分支銀行外告訴美聯社記者,他擔心自己在瑞信的存款,打算把其中一些轉存至瑞信的競爭對手瑞士聯合銀行。“我很難相信瑞信能解決這些問題、能挺過去。”(惠曉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