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債市波動和季末回表等因素影響,9月銀行理財規模出現縮減情況。據廣發固收劉郁團隊測算,9月銀行理財規模縮減約8000億元下降至26.43萬億元,同比降幅高于自2020年以來的歷史水平。
同時,9月銀行理財破凈率震蕩上行,最后一周升至5.4%。值得一提的是,全部理財子業績不達標占比進入9月后上行明顯,9月最后一周達29%,為歷史最高點。
進入10月,各類理財代表產品凈值曲線平穩上漲,節后跨季首周存量規模有所回升。業內普遍認為當月理財市場規模或保持小幅平穩增長,大面積“破凈潮”出現概率小。
9月銀行理財規模大“縮水”
9月理財迎來季末回表,存續規模縮減。劉郁團隊估算,截至9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降至26.43萬億元,較8月環比減少8026億元。
中信證券(600030)明明研究團隊表示,9月理財規模下降如此之多,原因有幾方面:首先,季節性因素不可忽視,由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財產品到期設置等因素,歷史上季末理財規模多為環比下降,且下降幅度較大;除季節性因素之外,債市調整也對理財負債端造成一定擾動。
破凈率方面,銀行理財破凈率繼8月底小幅下降之后,9月延續之前的上行趨勢,最后一周升至5.4%。同時,全部理財子業績不達標占比進入9月后明顯上行,9月最后一周達到29%,為歷史最高點。
劉郁團隊認為,業績不達標占比提升的原因可能與9月各類理財代表產品業績表現較弱相關。
預計10月理財規模小幅回升
進入10月,銀行理財存量規模、各類理財代表產品凈值都有所回升。
經劉郁團隊測算,截至10月13日,銀行理財存量規模較9月末大幅增長6525億元至27.08萬億元。從投資方向來看,規模擴容主要依靠現金管理型產品發力。
作為理財在規模端發力的大月,10月理財規模一般相較9月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疊加10月往往是信貸投放低谷期的因素,存款出表通常會相對順利,因此理財規模回升至8月末水平或以上的概率較大。
不過,從業績不達標的產品開放或到期規模來看,10月封閉及定開到期規模為7226億元,創今年以來新高,這部分產品到期或加大10月理財規模回升壓力。
普益標準預測,10月理財市場規模或保持小幅平穩增長。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結合宏觀經濟情況和今年以來的股債兩市表現,10月股市或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債市或呈現震蕩行情但調整幅度有限,10月大面積“破凈潮”難再現;二是今年以來,理財公司也在積極吸取產品管理經驗,通過降費讓利、策略創新、優化底層資產配置、加強投資者教育等多項措施穩固客群,預計未來理財市場也將往更為穩健的方面發展;三是理財市場規模通常具有一定的“季節效應”,10月處于四季度季初月,資金馳援表內的訴求相對較弱,同時開放到期規模也小于9月,在股債兩市未出現明顯下行信號的情況下,剔除9月的季末回表影響后,預計10月理財規模仍能維持小幅增長趨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