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出席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論壇——普惠金融十年發展回顧及展望”并致辭。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
邁步新征程,以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
尊敬的馮主任、陳所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晚上好!首先,我謹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對各位領導、嘉賓參加本次論壇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也對金融街論壇年會組委會給予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發展普惠金融確定為國家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均強調要增強金融普惠性。近期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點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中小微企業。
十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普惠性凸顯,多層次、廣覆蓋和包容性金融供給格局初步建立,普惠金融發展頂層設計和政策制度更加完善細化,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持續優化創新,用于豐富融資增信手段的信用信息體系不斷健全,在服務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科技創新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根據世界銀行等權威國際組織研究統計,我國金融包容性獲得顯著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部分指標已位居中高收入經濟體前列。
一、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效
一是銀行業普惠金融發展碩果累累。近年來,大型商業銀行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進行服務下沉,提升向普惠重點群體金融服務覆蓋面和資源配置力度;中小銀行發揮點多面廣優勢,廣泛延伸暢通金融服務網絡的“毛細血管”,基礎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總體來說,中國銀行業已初步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有競爭力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據統計,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8.74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較2018年末增長超過2倍。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6000萬戶,占全部經營主體的1/3、活躍經營主體的1/2。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8%,較2018年末累計降幅超過30%,市場主體融資成本顯著降低。
二是數字普惠金融快速迭代發展。近年來,銀行業持續加快普惠金融數字化進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有效突破地域、層級等時空限制,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險”問題,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實現增量擴面、提質增效。數字普惠金融產品的易用性、安全性、適老性得到明顯提升,數字金融服務場景日趨豐富,客戶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風險管理智能化程度和自動化水平持續提升,助力普惠金融業務資產質量處于穩健可控水平,其中,國有五大行普惠金融業務整體不良率低于其全行平均不良率。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金融服務透明度明顯提高。總體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推動了普惠金融業務從原來的不敢做、不愿做、不會做,逐漸成為厚植客戶基礎的品牌業務。
三是初步構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系。金融資源持續向鄉村地區進行重點傾斜,截至9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55.8萬億元,在各項貸款余額中占比超過20%,增速保持領先地位。農村普惠金融服務均等化、便利度不斷提升,銀行業機構鄉鎮覆蓋率97.9%,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覆蓋率接近100%,做到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農村信用基石進一步夯實,涉農貸款利率處于較低水平,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金融支持力度明顯提升。
二、普惠金融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幾點思考建議
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普惠金融工作需要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大范圍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在守正創新基礎上,應以新時代、新戰略、新起點為視角,著眼于構建商業可持續、成本可負擔、風險可管控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關注市場主體金融健康,貫徹負責任金融理念。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高級形態,隨著金融健康納入普惠金融政策體系,銀行機構應著手加強金融健康能力建設,有效提升市場主體財務韌性,幫助相關客群提升收支管理、風險應對和保障以及財務規劃等方面的能力,降低因相關群體金融不健康所產生的潛在金融風險,實現銀行機構自身穩健經營。另一方面,應秉持負責任金融的經營服務理念,逐步把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銀行機構業務管理各環節,通過細分客群不同特點、風險狀況和現實需求,提供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二是更加注重資源配置效率,不同類型商業銀行要有序競合、錯位競爭。要提升普惠金融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精準配置能力,助力縮小收入差距、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要在調整優化信貸結構上下功夫,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在服務方式上要逐步實現從以提供融資服務為主向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轉型提升。其次,要深化運用科技手段,改進授信審批和風險管理模型,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對偏遠地區和無貸戶群體金融服務覆蓋面,打造健康良性的數字普惠金融生態。
三是增強與實體經濟適配性,促進與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有機融合。聚焦當下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主動適應新興業態、轉型升級等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提高新市民、老年人、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金融可得性、精準度和滿意度,穩步提升縣域地區存貸比至合理水平。其次,要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完善科創金融專營服務模式,加大對專精特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的支持,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發展生態圈。要拓寬涉農主體融資抵質押物范圍,進一步推廣知識產權、生物活體、林權等動產和權利抵質押融資模式,充分盤活農村生產要素。要增強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在重點服務領域中融入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探索開發符合小微客群經營特點的綠色金融產品,為小微企業、農業企業、農戶技術升級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產經營方式的綠色轉型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
中國銀行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始終高度重視普惠金融工作。下一步,我們將發揮好自律維權協調服務職責,持續加強組織引導,進一步搭建好政府、監管部門以及會員單位之間高效順暢的交流合作平臺,科學引導會員單位實現市場公平競爭、業務有序擴張和服務差異化發展,營造會員單位間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合作氛圍,促進尋求普惠金融安全與發展并重的最大公約數。
春華秋實,十載有成。過去十年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發展的成功經驗表明,只有秉持堅守金融服務政治性和人民性理念,才能實現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發展普惠金融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各相關主體久久為功,共同攜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銀行業普惠金融發展道路!
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銀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