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恒豐銀行變更股權事宜獲批復同意。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批復顯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同意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金融資產”)受讓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持有的恒豐銀行150億股股份。
本次股權變更后,山東金融資產持股比例升至46.61%,將替代中央匯金,坐上恒豐銀行第一大股東交椅。
第一大股東易主
此前,山東金融資產曾發布關于進行重大投資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公司戰略部署及發展需要,山東金融資產受讓中央匯金所持150億股恒豐銀行股份。
本次股權轉讓前,中央匯金持有恒豐銀行53.95%的股權,為恒豐銀行第一大股東;山東金融資產持股比例為33.12%,為恒豐銀行第二大股東。
本次股權變更后,山東金融資產持有恒豐銀行約518.38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46.61%;中央匯金持有恒豐銀行450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40.46%。
(圖片來源:恒豐銀行官網)
這也意味著,山東金融資產成為恒豐銀行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退居第二大股東。
山東金融資產表示,對于本次交易具體交易價格、支付方式、資產交付或過戶的時間安排,因涉及商業機密暫不披露。
據愛企查信息顯示,山東金融資產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具備省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經營資質,最大股東為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
據悉,山東金融資產是恒豐銀行2019年引進的戰略股東之一。彼時,恒豐銀行定增1000億股,其中,中央匯金認購600億股成為第一大股東;山東金融資產認購360億股,成為恒豐銀行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近年來,恒豐銀行部分小股東涉及多次小額股權轉讓,主要受讓方系山東金融資產。
聯合資信曾在評級報告中表示,山東金融資產戰略地位突出、資產規模大、資本實力很強、主營業務突出,能夠在業務開展、不良資產剝離等方面對恒豐銀行提供一定支持。
對于本次股權變更,中誠信國際認為,山東金融資產對恒豐銀行的持股比例增長后,與恒豐銀行的業務將進一步協同發展。
整體經營穩中有進
恒豐銀行作為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國內金融體系具有一定重要性。
資料顯示,恒豐銀行的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煙臺住房儲蓄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并更名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底恒豐銀行發生了“蔡國華案件”,全行啟動風險化解、改革重組工作。一方面按照剝離不良、引進戰投、股改上市“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重組;另一方面,下大力氣解決股東股權、組織架構、隊伍建設等公司治理突出的問題。
2018-2019 年,恒豐銀行經歷了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蛻變。2019年末,恒豐銀行1000億戰略投資到賬,“三步走”的前兩步已經完成。
2020年10月,恒豐銀行原行長王錫峰曾在第262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近三年全面深入的改革,恒豐銀行股權結構、發展戰略、企業文化、高管團隊、組織架構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真正實現了浴火重生,站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恒豐銀行披露的年報顯示,2019年,該行實現凈利潤為5.99億元,同比增長4.36%。截至2019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由2018年末的28.44%降至3.38%,降幅多達25.06個百分點。該行資本充足水平也由負轉正,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68%、9.68%和12.26%。
2020年至2022年,恒豐銀行資產規模穩健增長至1.33萬億元。三年來,該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0.28億元、238.79億元、251.2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10億元、63.81億元、67.48億元。
此外,恒豐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3年保持下降。截至2020年至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67%、2.12%、1.81%。
最新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恒豐銀行總資產達到1.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進一步降至1.76%。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2%,一級資本充足率11.21%,資本充足率11.9%。
盈利能力方面,去年前三季度,恒豐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83.09億元,凈利潤40.70億元,凈息差1.58%。
經過市場化改革、卸下了歷史包袱的恒豐銀行已經邁上了新的征程。在剝離不良、引進戰投以后,恒豐銀行的第三步就是整體上市。
早在2020年10月,王錫峰在原銀保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了恒豐銀行5年內上市計劃。
2023年4月末,恒豐銀行召開2023年全行工作會議,提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要對標上市條件,穩步推進整體上市,緊跟市場變化,前瞻做好上市準備,持續做好風險化解和合規經營,擇機啟動上市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