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有六大行集體公告,宣布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擬出資。
其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均擬出資215億元,持股比例為6.25%;交通銀行擬出資200億元,持股比例為5.81%,郵儲銀行擬出資80億元,持股比例為2.33%。
根據天眼查信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新,注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
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咨詢等。基金旨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多渠道融資支持,重點投向集成電路全產業鏈。
此外,根據天眼查信息,該公司由19位股東共同持股。其中前三大股東為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7.4419%、10.4651%、8.7209%。工商銀行(601398)、農業銀行(601288)、建設銀行(601939)、中國銀行(601988)分別持股6.25%,交通銀行(601328)持股5.814%,郵儲銀行持股2.3256%。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于2014年9月26日和2019年10月22日成立兩期,注冊資本分別為987.2億元和2041.5億元。而從股東信息來看,此次國有大行系首次參與出資。
據了解,2014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下稱《綱要》)。其中,《綱要》明確,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對基金進行出資。基金實行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基金支持圍繞產業鏈布局,重點支持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兼顧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環節,推動企業提升產能水平和實行兼并重組、規范企業治理,形成良性自我發展能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