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8月7日消息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6.2%。其中,出口14.26萬億元,增長6.7%;進口10.57萬億元,增長5.4%。
按美元計價,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萬億美元,增長3.5%。其中,出口2.01萬億美元,增長4%;進口1.49萬億美元,增長2.8%。
單就7月而言,進出口3.68萬億元,同比增長6.5%。出口2.14萬億元,增長6.5%;進口1.54萬億元,增長6.6%。
進出口當月增速連續4個月超5%
今年前7個月的進出口增速較上半年快0.1個百分點。從單月增速來看,4月份以來,進出口當月同比增速就保持在5%以上。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此之前,分析觀點對7月進出口數據向好已有樂觀預期。
例如,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團隊就在研報中分析表示,7月韓國出口同比增長13.9%,預示全球半導體保持高景氣,利好我國電子產品出口;越南制造業PMI持平于54.7%,出口創年內新高21%,利好我國原材料和中間品出口。同時,景氣指標方面,7月我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PMI環比提高0.2個百分點至48.5%,進口訂單指數環比提高0.1個百分點至47%,預示著進出口金額環比或小幅上漲。
外需方面,7月美國ISM制造業PMI由48.5%下跌至46.8%,庫存弱回補。歐元區制造業PMI環比持平45.6%,呈現止跌回穩跡象。
對歐美發達經濟體出口轉正
分主要貿易對象看,東盟仍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7個月,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92萬億元,增長10.5%,占外貿總值的15.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個月,我國與歐盟、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進出口貿易總值的同比增速均已轉正——
與歐盟貿易總值為3.22萬億元,增長0.4%。其中,對歐盟出口2.1萬億元,增長1.5%;自歐盟進口1.12萬億元,下降1.5%。
與美國貿易總值為2.72萬億元,增長4.1%。其中,對美國出口2.04萬億元,增長5.1%;自美國進口6839.1億元,增長1.2%。
此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繼續維持高增長態勢。今年前7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1.72萬億元,增長7.1%。其中,出口6.56萬億元,增長7.7%;進口5.16萬億元,增長6.3%。
分產品來看,今年前7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中,多個優勢產品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總值為8158.8億元,增長11.6%;集成電路出口總值為6409.1億元,增長25.8%;汽車出口總值為4628.6億元,增長20.7%。
同期,出口勞密產品2.43萬億元,增長5.1%,占17%。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6322.9億元,增長1.6%;紡織品5745.3億元,增長6%;塑料制品4372.1億元,增長10%。出口農產品(000061)4031.2億元,增長4.6%。
民營企業進出口兩位數增長
在各外貿企業中,民營企業仍最具活力。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呈兩位數增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3.67萬億元,增長10.9%,占外貿總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22萬億元,增長10%,占出口總值的64.7%;進口4.45萬億元,增長12.8%,占進口總值的42.1%。
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7.28萬億元,增長1%,占外貿總值的29.3%。國有企業進出口3.82萬億元,增長0.7%,占外貿總值的15.4%。
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日前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推動口岸營商環境優化,具體工作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持續優化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口岸“邊境”環節和“邊境后”環節的便利化措施落地落實,提升進出口全鏈條貨物通關效能和物流效率。
二是通過將“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和“企業問題清零”等好的經驗做法制度化、機制化,進一步助企紓困,落實高級認證企業17條便利措施,提升經營主體的獲得感。
三是通過深化改革和科技賦能雙輪驅動,進一步增強改革創新的系統集成,強化口岸設施和數據共享。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