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家省聯社,江蘇地區在歷史上曾經引領過農信機構的多輪創新,當前將再度進行改革。
9月10日,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江蘇省聯社)發布公告,決定啟動江蘇農商聯合銀行組建工作。公告顯示,9月9日,江蘇省聯社召開社員大會,審議通過了《江蘇農村商業聯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籌建工作方案》等相關提案,決定在江蘇省聯社基礎上,組建江蘇農村商業聯合銀行(以下簡稱“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成立江蘇農商聯合銀行籌建工作小組,并授權籌建工作小組負責籌建工作的具體事宜。
與江蘇一樣,今年以來,湖北、貴州、江西等地宣布采取組建省級農商聯合銀行。
目前來看,各地省聯社改革方案各不相同,甚至在推進過程中出現了改革方案的調整,這也說明在不同的經濟和金融生態下,各個區域的農商行組建,存在資金、人員、機制等各維度的磨合。如何在化險風險、實現法人治理、低改制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推進省聯社改制落地,是當前各地農信機構改革不可回避的問題。
60家農商行組建聯合銀行
公告顯示,江蘇省聯社授權籌建工作小組聘請具備資質的中介機構對江蘇省聯社實施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等工作。江蘇省聯社自清產核資基準日至江蘇農商聯合銀行開業日的經營損益由原江蘇省聯社社員共同承擔或享有。江蘇農商聯合銀行開業之日,原江蘇省聯社的全部債權債務由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承繼。
當前,江蘇省聯社有60家農商行,其中包括6家A股上市農商行。
從資產規模看,江蘇全省60家農商行資產規模在2022年末已經接近4萬億元,達到了3.96萬億元。其中,江蘇6家上市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在當時已超過了1.2萬億元,占據了全省農商行總資產規模的三分之一。
從歷史進程看,江蘇地區曾在全國農信系統中率先完成銀行組建工作。其中,成立于2001年的張家港農商行是全國首家由農信社改制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此后江蘇地區的60家法人單位全部改制農商行,引領了全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從2016年之后,江蘇地區的江陰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常熟農商行、蘇州農商行(吳江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紫金農商行等在國內主板陸續成功上市,不僅填補了A股銀行板塊農商行空白,也壯大了上市銀行數量,更使得江蘇成為A股上市農商行最多的省份。
江蘇省聯社官網最新的數據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江蘇省農商行系統各項存款余額3.83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06萬億元;全轄共有網點3300余個,員工5.37萬名,存貸款總量、網點數、員工數在江蘇全省金融機構中均位居第一。
就在8月份,江蘇省聯社發布了科技人才社會招聘公告,大范圍招聘科技人才,具體招聘包括架構類、研發類、運維類、數據類等崗位方向人員40人。
此次招聘的科技部門包括產品研發部和信息科技部,是江蘇省聯社直屬部門,主要負責全行業的產品研發、系統運維、科技管理和數字化建設等工作,為江蘇全省農商行系統業務發展提供數據服務、科技支撐和信息化建設。
省聯社改革步入落地期
我國農信機構改革一直處于探索中。省聯社改革的“五大模式”早在2007年由原銀監會在綜合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提出,2016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開展省聯社改革試點”、“抓緊研究制定省聯社改革方案”等要求。
2022年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的落地組建,成為省聯社改革的首單,全國農信社新一輪深化改革正步入落地階段。2023年9月遼寧農商行的掛牌,成為全國首例以全省統一法人模式組建成立的農商行。
整體看,省聯社改革的落地至今仍不足十例,一方面,由于各省區市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經濟結構、金融生態各不相同;另一方,各區域基層農信機構發展水平、治理能力以及面臨的金融風險存在較大差異。按照“一省一策”的原則,各省聯社改革路徑,各不相同,推進較為緩慢。
從已完成聯社改制或宣布改制方案來看,較為典型模式有四種:組建省級農商行的統一法人模式、組建農商聯合銀行的兩級法人模式、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以及改制為金融服務公司等模式。例如遼寧、海南采用統一法人模式,即組建省級農商銀行;浙江、山西、四川和廣西采用的是聯合銀行模式;寧夏、陜西采用金融控股改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地區采取的模式還發生過變數。2023年6月,在省農信聯社的基礎上,河南農商聯合銀行獲批籌建,并于當年11月7日正式揭牌。然而今年7月,河南地區農信機構改革計劃再次變化,宣布采取重組區域內的銀行為統一法人機構的省級農商行的模式。
2024年7月28日,河南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發布公告顯示,包括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在內,加上鄭州農商銀行、河南中牟農商銀行、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法人機構擬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河南農商銀行,授權河南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專職專責推進組建河南農商銀行具體工作。
華西證券研報分析認為,不管是聯合銀行、統一法人、金融控股還是廣東省的“N個一部分”改革方案,改革后的省農商聯合銀行/省農商銀行/省金融控股公司等,都將會對下轄農信機構形成統管,形成“全省一盤棋”的管理趨勢,強化了其對區域機構成員的管控力度。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省聯社改制過程中需關注兩方面內容,包括改制目的和改制成本。省聯社改制目的主要在于“適應銀行法人治理體系”和“銀行風險化解”兩方面,不同改制方案也對應不同改制成本,包括資金成本和合并成本兩方面。對于大部分區域而言,實現“法人治理”和“銀行化險”的改制目的與低改制成本幾乎構成不可能三角,F有的四種改制模式本身也是妥協的結果。
此外,該研報還認為,從二永債投資角度出發,統一法人對改善弱資質銀行安全邊際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銀行控股和聯合銀行(上參下),但由于改制成本較高,需關注實際落地與推進進度,聯合銀行(下參上)模式與金融服務模式下更有助于維持區域內強資質銀行經營活力。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