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金融,是當前金融機構融入時代大變革、構建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民生銀行深刻把握數字金融內涵,聚焦效能和安全提升,強化頂層規劃、統籌部署,系統性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打造生態銀行和智慧銀行,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提供基礎支撐,以高質量數字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生態銀行和智慧銀行 提升客戶體驗
民生銀行將數字化轉型視為數字時代銀行經營管理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變革,成立了數字金融領導小組,負責全行數字化有關重大事項的決策和部署。該行秉持“民營企業的銀行,敏捷開放的銀行,用心服務的銀行”戰略定位,通過優化組織架構、變革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數據能力與科技能力,推進生態銀行和智慧銀行建設。
生態銀行旨在以數字化轉型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探索場景金融新模式,通過進入或聯合共建生態,將金融服務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和個人生活場景;智慧銀行旨在以數字化轉型全面改造、升級商業銀行價值鏈,端到端重塑客戶旅程,提升客戶體驗,切實賦能一線。近年來,民生銀行持續推進生態銀行和智慧銀行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豐富數字金融產品與服務。以“民生E鏈”產品為基礎,推出了系列供應鏈數據增信產品,滿足中小微客戶在各類業務場景的融資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生態金融業務系列產品融資余額已突破1500億元,線上融資客戶數超8萬戶。
二是打造智能風控體系。利用風險圖譜和機器學習技術,精準識別和預警客戶風險;構建反洗錢、反欺詐統一數據底座及智能監測預警模型,守護資金安全與業務合規經營。
三是提升集中運營能力。RPA、OCR等智能工具在50余個業務流程中全面應用,“近遠場協同”運營模式減少了客戶跑銀行網點的不便。
四是探索場景金融并取得新突破。繼推出“民生云”開放銀行平臺后,民生銀行打造了面向中小微企業,涵蓋人事、財務、薪酬、稅務等功能的一站式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平臺“民生e家”。截至2024年6月末,已簽約服務B端客戶超4萬戶。
五是提升協同辦公效率。引入先進的飛書工具與自研辦公系統全面集成,新一代平臺化的“i民生”系統極大提升了協同效率,同時促進了知識沉淀和共享。
做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 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在推進數字金融建設的過程中,民生銀行始終將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放在最優先的位置,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提供基礎支撐。
在支持科技金融方面,依托算力平臺和湖倉一體技術,發布面向科創企業的科技金融螢火平臺,涵蓋企業評價、產品服務、行研支持和產投撮合四個模塊,以“全周期助力、全場景支持、全生態共贏”為宗旨,支持科創企業做大做強。
在助力綠色金融方面,全面搭建多維立體的綠色運營服務體系,持續豐富迭代“碳e貸”“民生峰和”等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細分場景產品及綜合服務模式創新,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在賦能普惠金融方面,構建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主動授信智能決策體系,通過額度智能測算和風險智能檢測打破信息不對稱,推出契合小微客戶特點的“民生惠”系列產品,提升小微客戶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此外還結合農業大數據,創新推出農貸通、棉農貸等惠農信貸產品,支持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服務養老金融方面,做優渠道適老化服務,根據年長客戶業務辦理習慣,推出全新的手機銀行長輩版2.0,幫助年長客戶跨越數字化服務鴻溝。
民生銀行數字化轉型在探索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為數字時代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來,隨著工作持續深化和成效逐步顯現,‘以客為尊’的經營理念深入人心,跨部門協同、敏捷創新、持續迭代成為工作常態,員工數據思維和數字素養得到普遍提升,前臺服務客戶、總行服務分行、全行服務一線成為員工普遍的自覺行為。”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堅持守正創新,緊抓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以科技和數據為依托,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為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民生智慧和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