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中國人民銀行主場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主題為“完善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提升宏觀治理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致辭中指出,完善中央銀行制度需要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本質的認識,聚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雙目標,圍繞完善中國特色貨幣政策框架、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處置機制、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體系和更高水平的開放型金融新體制、健全中央銀行內部治理等方面做好各項工作。
北京市政府副市長司馬紅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市高標準地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在金融、電信、互聯網等領域創新推出了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同時,積極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實推進中關村科技金融改革示范區建設,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聯動,加強數字人民幣推廣使用,持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易綱在主旨演講中強調,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不斷優化貨幣政策調控框架、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完善中央銀行制度的重要方面。要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著力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好貨幣政策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
國際清算銀行亞太地區首席代表張濤認為,中央銀行需要在維護金融體系安全和完整性與不抑制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并向市場和公眾清晰傳達政策意圖。中國在今年9月下旬宣布的一系列穩定房地產市場和支持增長的政策支持,將逐步展現效果。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劉珺指出,在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下,經濟發展范式發生顯著變化,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效能產生較大影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將在促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科技創新、暢通傳導渠道等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現階段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內需不足,重點是消費需求不足。可提升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都市圈范圍內中小城鎮建設,形成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基礎的高質量可持續現代化城市體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師Edward Robinson提出,近期亞洲經濟體市場彈性逐漸改善,可加強區域和全球合作以更好保護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泰國銀行副行長Piti Disyatat強調,中央銀行過去成功的通脹目標制面臨新的挑戰。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行長兼行政總裁王云峰強調了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日本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小池一德分享了日本銀行自1998年以來在政策決策機制上的變化。歐洲中央銀行宏觀審慎政策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Livio Stracca分析了美聯儲和歐央行貨幣政策轉變的溢出效應。歐洲穩定機制首席財務官兼管理委員會成員Kalin Anev Janse介紹了歐洲穩定機制與歐央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以維護歐元區金融穩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