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大銀行又瞄準了打工人的年終獎。
近期,多家銀行及其旗下理財子公司以打工人年終獎為主題,推出“年終獎理財攻略”專題銷售活動,吸引客戶拓展個人投資理財規模,包括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601998)、招商銀行(600036)以及工銀理財、中郵理財等,展出的產品類型涵蓋理財、保險、基金、存款等。
從各家推出的產品看,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據絕對優勢,同時含權類產品略有上升。此外,“低波穩健”成為上述產品的主要營銷點,風險等級以低風險(R1)、中低風險(R2)產品為主,亦包含部分中風險(R3)產品。
多家銀行及理財子瞄準年終獎,
探索多元化理財方案
春節前夕是公司發放年終獎的高峰期,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瞄準打工人年終獎,搭建與年終獎相關的理財投資規劃專題。
比如,交通銀行(601328)App推出開“薪”年終獎專題,其中包含如何規劃年終獎、專屬“薪”意、薪上加“薪”、“薪”想事成、煥“薪”活力、更多“薪”意等部分。
其中,在“如何規劃年終獎”中,年終獎被分為三大部分:10%為過年用錢,例如將錢給兒女發紅包、置辦年貨、年度旅游計劃,可申購隨時可用、快速申贖產品;30%-40%為日常開銷,可將錢用于子女教育、生活開銷、家人健康,可選擇合適的理財,資金不閑置;50%以上為中長期儲蓄,可用于蓄力未來、養老計劃、教育籌備,主要是立足長期、穩中求進。
建設銀行推出“年終獎到賬,就存龍錢寶,賺收益靈活取”活動,并提示為1分起購,無手續費,并且風險級別為R1,快贖實時到。
郵儲銀行在理財板塊展出“年終獎投資好去處”宣傳標語,推出專屬“薪享系列”理財。
此外,中信銀行推出了“年終獎升金攻略”,該專題分為“春節要用的錢”、“較長時間不用的錢”,并分別配置了部分理財產品,包括薪金煲天天利、周周鑫最短持有期71號A、陽光金增利穩健天天購3號(28天最低持有)Q等;招商銀行則推出“年終發薪攢一筆,未來坐享好收益”活動。
除了商業銀行,其旗下多家理財子公司亦“盯上”了年終獎。比如,工銀理財針對年終獎推銷了多款理財產品,海報顯示,若短期有資金需求,可以選擇工銀理財·添利寶現金管理類開放凈值型理財產品1號,該產品若簽署快贖協議支持7x24小時快速贖回實時到賬(單日額度最高1萬);對于中短期限理財產品,打工人可以選擇工銀理財·鑫添益固定收益類開放式理財產品等;對于長期限理財產品,則可選擇工銀理財·鑫添益365天持盈固定收益類開放式理財產品等,此外還包括優先股理財。
中郵理財則推出“年終獎這樣‘花’,輕松躺贏春節高端局”,推出福瑞·鴻錦封閉式2024年第63期(元旦專屬安盈薪享款)理財產品,客戶類型鎖定郵儲銀行工資客戶。
固收類產品占據絕對優勢,
含權類產品略有上升
從各家此次推出的“年終獎”相關產品看,“低波穩健”成為主要營銷點,風險等級以低風險(R1)、中低風險(R2)、中風險(R3)產品為主。
工銀理財此次在微信公眾號中推出的幾款相關產品均為R1或R2,比如,工銀理財·鑫添益最短持有540天固收增強開放理財產品為R2,起購金額為1元。
近兩年來,從市場行情看,固收類產品在銀行理財中仍占大頭。不過,在此番營銷的產品中,含權類產品略有上升。比如,中信銀行App推出的貴竹增利雙息策略3個月持有期2號E顯示,該理財產品計劃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5%;投資于權益類類資產的比例不超過10%;投資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的比例不超過5%,該產品風險等級為R2,近3月年化收益率為3.04%。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權益型被動產品是理財發展指數化的必然之舉。首先,權益型被動產品具備特色,不同的權益型被動產品具有不同的特點,分別適用于不同場景;根據種類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交易制度。其次,權益型被動產品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成本低、流動性較好等特點,平均管理費與托管費通常不超過0.5%和0.1%。從投資角度、品牌角度、產品角度、客戶角度來看,理財應加大對相關產品的配置。理財應在產品定位、產品發行、渠道建設及風險規避這四個方面下手。
同時,他還指出,從理財前十持倉的大類資產配置看,2024Q3理財顯著加大了對權益類、衍生品類及貨幣市場類資產的投資。具體來看,理財在可轉債、黃金和權益型被動產品的多資產投資上已有所行動。他認為,可轉債、黃金及權益型被動產品是理財未來可以考慮加大配置的方向。
此外,銀行也提醒,業績比較基準由管理人依據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及比例、投資策略、收益測算、產品費用,并綜合考量市場環境等因素制定。業績比較基準不是預期收益率,不代表產品的未來表現和實際收益,不構成對產品收益的承諾。
“保本”壓力不容小覷,
理財調整配置方向已是必然之舉
除了利用年終獎理財概念吸引客戶外,多家銀行還瞄準了各種促進資產增值的“升金活動”,以此吸引客戶以買理財、轉賬、存款等方式獲取豐厚獎勵。
比如,參加交通銀行“升金之旅”的客戶在活動期間完成首次風險測評、指定理財或基金持倉提升并完成相應任務點評,可以獲得相應的借記卡積分。
此外,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601818)等推出“歲末年初升金活動”,為購買理財的客戶提供立減金或積分兌換獎勵。
中小銀行方面,重慶銀行推出“升金有禮 滿薪歡喜”,活動對象為該行代發客戶,活動期間,特邀代發客戶通過活動頁面進行報名,每月成功報名后,客戶當月月日均金融資產與上月月日均金融資產比較提升金額達到獎勵標準,次月12日后可按相應標準獲贈相應借記卡積分,最高可獲贈10000分。
不過,雖然各大銀行推出的營銷活動五花八門,但“保本”要求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
明明表示,首先,在當前理財市場的“資產荒”中,理財產品容易發行,但優質資產難以配置。未來,當宏觀利率下行后,只靠“吃票息”度日,似乎并不可行。其次,回顧2024年,理財行業受到監管仍在加強,未來理財機構仍將面臨強監管。再者,負債端壓力不減,從理財總規模來看,理財贖回的壓力不容小覷;從理財投資者來看,“保本”要求的壓力不容小覷。
此外,明明還認為,理財機構業績指標壓力大,在收益率大幅下行的背景下,理財產品曾經制定的“高基準”指標更難以實現;調降后的業績基準仍遠高于目前的市場宏觀利率,業績壓力仍然不小,且未來理財產品考核壓力可能仍會增大。因此,從上述角度看,理財調整配置方向已是必然之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