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兵】新年伊始,消費金融行業就迎來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變動。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發布批復,核準李建峰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信消金)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據大河財立方統計,開年以來,消費金融行業人事變動頻繁,多家公司的高管職位出現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已有6家消金企業的7名高管發生變動,涉及董事長、董事、副總經理及首席風險官等多個關鍵崗位。
建信消金迎首次換帥
建信消金自2023年6月成立以來,一直備受矚目。
公開資料顯示,其注冊資本高達72億元,在消費金融行業中排名第三,僅次于螞蟻消金的230億元和招聯消金的100億元 ,背后股東實力雄厚,建設銀行持股83.33%,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1.11%,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6%。
此次人事變動中,李建峰由原總裁升任董事長,原董事長童學鋒于2025年1月27日卸任,結束了為期1年半的任職。公開資料顯示,李建峰自1997年便加入建設銀行,擁有豐富的金融行業經驗,曾任職于建設銀行多個關鍵部門,如個人存款與投資部(電話銀行中心)副總經理;童學鋒也曾擔任建設銀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副總經理。
此次換帥,是建信消金成立以來的首次重要領導調整。
記者注意到,建信消金的業績表現也在市場的聚焦之下。根據建設銀行2024年半年報,截至2024年6月末,建信消費金融資產總額73.64億元,202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63億元 。在競爭激烈的消費金融市場中,這樣的業績表現反映了建信消金的發展態勢和市場競爭力。
高管變動頻現背后
建信消金的換帥并非個例。
就在2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核準毛進亮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職資格;1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核準陳偉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職資格。
1月23日,北京金融監管局核準李巖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職資格;1月17日,北京金融監管局核準王文杰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職資格;同一天,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核準曾至民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任職資格;1月3日,深圳金融監管局核準蔡學聰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風險官任職資格。
這一系列高管變動背后有著多重驅動因素。
“進入2025年,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以及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的雙重利好下,消費金融迎來了結構性發展機遇。這一機遇不僅體現在市場規模的潛在擴張,更在于消費金融市場結構的深度調整與優化。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消費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其發展策略與市場表現直接影響著行業的整體走向。”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在他看來,消費金融公司需敏銳洞察市場變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準定位發展方向。消費金融公司應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廣交友、廣結盟,實現優勢互補,不斷提升消費信貸產品吸引力。
“現在這消費金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都快飽和了。各家公司都在拼命找新出路,想辦法突破現狀。這個時候,找一些有創新想法、能看得長遠的新高管,就成了提升競爭力的一個好辦法。另外,監管也越來越嚴了,對高管團隊懂不懂合規、能不能吃透政策,要求更高了。”一位從事消金行業多年的人士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
“市場環境一直在變,公司想要轉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得找個在這行摸爬滾打多年,還能看得長遠的高管來帶著大家往前沖。”他向記者談了自己的感受。
不過,頻繁的高管變動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度變動可能破壞公司戰略布局的連貫性,降低決策執行效率,增加新老高管之間的磨合成本,對公司穩定發展構成潛在威脅。因此,公司在進行高管調整時,需要謹慎權衡利弊,確保變動帶來的積極影響大于負面成本。
“消費金融行業在新的一年里將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以及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消費金融迎來了結構性發展機遇。消費金融公司需要敏銳洞察市場變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準定位發展方向。”蘇筱芮說。
責編:陶紀燕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