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孫凱杰】4月30日,銀行股遭遇重創,普遍大跌。
具體來看,華夏銀行跌幅最大,達到8.55%,六大國有銀行全部下跌,北京銀行、滬農商行跌超4%,全市場僅浦發銀行、鄭州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收漲。
4月30日A股銀行股跌幅排行前20名
同時,在ETF市場上,銀行相關ETF領跌全市場,華寶中證銀行ETF、華安中證銀行ETF、南方中證銀行ETF、鵬華中證銀行ETF、天弘中證銀行ETF跌幅均超過2%。
4月29日晚,A股上市銀行一季報披露完畢。42家銀行中,有30家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26家營收同比上漲。
其中,杭州銀行、青島銀行、齊魯銀行、常熟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而華夏銀行、廈門銀行凈利潤則同比下降超14%。
營收同比下跌17.7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跌14.04%的華夏銀行開盤即大幅下跌,最終收盤跌幅8.55%,領跌全部銀行股。
2025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銀行凈利差、凈息差基本維持了下降的趨勢。在季報中公布了相關數據的銀行中,只有青島銀行、民生銀行和蘭州銀行實現凈利差、凈息差上漲,這三家銀行也都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歸母凈利潤的正增長。
盡管短期內出現下跌,但低市盈率且高分紅的銀行股,始終是投資者長期持有的重要標的,不少投資者更是選擇以銀行股作為儲蓄理財方式。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Wind銀行指數在2015年、2018年和2022年出現過三次超過25%的下跌,隨后均能在2年內修復回撤,長期增值能力較為強勁。
Wind銀行指數自2009年1月至今的走勢
大河財立方記者查詢到,上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滬深300紅利低波動指數和中證500紅利指數的樣本列表中,銀行股均占據了不少份額。而相比于煤炭、鋼鐵、石油石化等高股息行業,銀行業的股價波動更低,投資者本金大幅回撤的可能性也更小,具有較強的避險屬性。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從策略思維看銀行,貿易戰壓力下仍是風險偏低+無風險利率低的“雙低”組合。風險偏好下降、宏觀波動率上升,意味著低波動銀行占優;無風險利率下行,驅動高股息銀行受寵。因此,繼續看好銀行板塊。
責編:陶紀燕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