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復蘇動能切換、利率市場化深化的大背景下,區域金融機構的韌性面臨全新考驗。然而,近日齊魯銀行(股票代碼:601665)發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卻以一份“規模穩健增長、結構不斷優化、質效持續提升”的答卷,展現出區域標桿銀行的經營智慧。
營收、歸母凈利潤均連續多年穩定攀升 獲多家權威證券機構“增持”評級
公開信息顯示,齊魯銀行成立于1996年,是全國首批、山東省首家設立并引進境外戰略投資的城商行。該行戰略布局根植濟南、立足山東、輻射津冀豫,擁有16家分行和12家村鎮銀行,以及230余家營業網點,服務客戶700余萬。28年來,齊魯銀行秉承“服務城鄉居民,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的市場定位,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風險防范化解能力,主要業務指標增速在上市銀行中排名居前。
2024年末,齊魯銀行資產總額達 6,895.3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4.01%。同時,該行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 124.96 億元,同比增長 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49.86 億元,同比增長17.77%;基本每股收益 0.97元,同比增長11.49%,經濟效益得到穩步提升。
對于齊魯銀行所交出的“2024年運營答卷”,資本市場給出了積極點評。近日,包含招商證券、國盛證券、信達證券、中泰證券等在內的多家知名證券機構,紛紛對齊魯銀行給出“強烈推薦”、“買入”、“增持”積極評級。其中,國盛證券認為該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且2025年一季度不良生成率進一步下降,全年業績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對其維持“買入”評級。
招商證券分析師則表示,齊魯銀行近幾年得益于多重政策利好,且縣域普惠戰略逐步深化,規模擴張保持高速,撥備安全墊夯實,業績增速位于同業前列。另外,該行發行的 80 億元可轉債已進入轉股期,未來資本有望進一步夯實,為業務拓展提供支撐,成長性較強,建議積極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近九年來,齊魯銀行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不斷突破自身紀錄,這種連年穩健增長在我國上市行中較為少見:
2015年至2024年,齊魯銀行營業總收入由42.32億元增至124.96億元,增幅近200%;
2015年至2024年,齊魯銀行歸母凈利潤則由11.87億元增至49.86億元,增幅更是超320%,且近三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平均增幅約18%。
二級市場同樣用真金白銀的"投票",印證了投資者對齊魯銀行價值內核的深度認可——2024年1月2日至2025年4月25日,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63%,從3.86元/股攀升至6.30元/股,顯著跑贏大盤。期間交投活躍度持續領先同業,外資持倉結構持續優化,機構調研維持較高頻率……這一組組數據揭示的不僅是短期股價動能,更是市場對齊魯銀行戰略定力、盈利質量與成長確定性的三重背書。
在規模增長、結構優化與風險防控間實現高質量平衡
回望2024年經營,總體來看,齊魯銀行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存款結構持續優化,資產質量亦得到進一步夯實。同時,公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科創、綠色、普惠貸款增速分別達到 46.64%、38.93%、13.97%,均高于貸款平均增速,為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參考樣本。
截至2024年末,齊魯銀行存款總額為4,395.4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0.42%。存款總額占負債總額比例 68.55%,處于穩健水平;流動性覆蓋率 277.90%,凈穩定資金比例140.68%,均大幅高于監管要求;付息負債成本率 2.06%,同比下降 12 個基點,其中存款成本率 1.99%,同比下降 12 個基點。
貸款方面,截止年末達到了 3,371.42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2.31%,其中,公司存款達 2,187.29 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 154.72 億元,增幅 7.61%;個人存款 2,208.12 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 259.92 億元,增幅 13.34%,同樣保持較高增速。實際上,齊魯銀行存款的顯著增長,不僅在山東省內城商行中較為亮眼,在全國城商行中同樣位居第一梯隊。
在經營效益方面,齊魯銀行通過深耕客群經營,多渠道拓寬盈利來源,保持了穩健表現。2024年財報顯示,在約125億元的營收中,利息凈收入 90.31 億元,同比增長1.73%;非息收入34.65億元,同比增長12.7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 10.12%,較上年提升 0.76 個百分點,收入渠道的拓寬對整體營收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此外,齊魯銀行去年資產質量也穩中向好。由于該行樹牢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堅持穩健審慎經營,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主要資產質量指標連續六年持續改善。截至2024年末,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率 1.19%,較上年末下降 0.07 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 1.07%,較上年末下降 0.31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322.38%,較上年末提高 18.80個百分點;撥貸比 3.83%,與上年持平。
另外,在成本端,齊魯銀行還堅持 “勤儉辦事業” 原則,通過大力推行集中采購和綠色節能運營,深入推進降本增效,成本收入比27.41%,處于較低水平。
有資深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齊魯銀行2024年經營數據來看,其業績表現不僅跑贏區域性銀行平均水平,更在規模增長、結構優化與風險防控之間實現了高質量平衡,展現出較強的戰略執行力和差異化競爭力。在利率市場化擠壓息差、經濟復蘇動能分化的背景下,齊魯銀行以“存款增速領跑全國城商行”的姿態,打破了市場對區域性銀行負債端承壓的擔憂。展望其后續發展,隨著自身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齊魯銀行有望解鎖出更為廣闊的業績增長空間。
數字化底座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席卷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已從“可選項”升級為“必選項”,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梢哉f,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工具的迭代,更是對傳統金融邏輯的重構。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賦能,銀行得以突破物理網點限制,實現服務效率的指數級提升。
為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趨勢,齊魯銀行把數字賦能作為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的關鍵支撐。2024年,該行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大局,主動擁抱金融科技,以“項目深化年”為牽引,聚焦客戶經營、管理效能、科技賦能等領域,著力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全面提升數字化經營水平。
在客戶經營方面,針對零售客戶,齊魯銀行篩選7 大重點客群,匹配“一客一策略,一群一打法”差異化經營方式,提升客戶觸達和服務能力,上線企業微信平臺。而對于公司客戶,齊魯銀行則選擇探索產業專精能力構建路徑,開發行業分析模型,精選 22 個優勢產業重點營銷,建立縣域特色產業線上模型,打造貿易融資線上化產品。
數據顯示,2024年,齊魯銀行在零售客戶板塊共搭建 47個外呼場景,試點客群代發留存率 21.4%、人均資產提升 46%。同時,該行公司客戶線上交易占比達 30%,數字轉型成效顯著。
在效能提升方面,齊魯銀行則扎實推進報表數據自動化采集,不斷優化智能報告平臺,實現公司、普惠業務重點環節手工報告線上化、自動化,業務處理效率和客戶體驗不斷提升。此外,公司還依托大數據技術持續豐富風控模型,不斷優化迭代風控規則,提升數字化、智能化風控的精準性。
通過建設外部數據全景視圖,該行2024年共接入 24 類、百余種外部數據,同時搭建智慧經營分析平臺,完成了7,000 余項指標開發設計。另外,齊魯銀行年內還投產了30 個 RPA 機器人,在運行數量達到 86個,全年節省人工操作 3.3 萬工時。
在科技賦能方面,齊魯銀行的科技內生能力也得到不斷增強。通過制定企業業務架構藍圖和應用架構藍圖,構建科技項目三級立項評審機制,公司標簽平臺、統一服務平臺等多個重要平臺投入使用。數據顯示,齊魯銀行以湖倉一體為核心的數據中臺體系逐漸成型,累計完成 6,000 余張報表接入、300 余個模型開發,積極賦能精準營銷、風險防控、反欺詐場景、業務運營、客戶服務以及運營管理等環節,有效夯實自身數字化底座。
據了解,齊魯銀行已將數據治理提升到全行戰略層級。通過加強數據創新與管理,有序推進數據資產入表,齊魯銀行進一步完善了數據治理體系,其數據中心連續兩年被山東省大數據局評為“山東省省級新型數據中心(5A 級)”。
結語:
齊魯銀行的2024年報,不僅是一份業績清單,更揭示了區域性銀行的生存之道——競爭力的根本,是能否將地域稟賦轉化為差異化的服務能力,將科技投入轉化為可持續的效能革命。更難得的是,該行在資產規模突破6,895億元的同時,將成本收入比控制在27.41%的行業低位,展現出“既要規模,又要效益”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通過長期的深入實踐,齊魯銀行或許已在不經意間回應了投資者對高質量城商行的期待:真正的護城河,不在于規模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在區域經濟脈動中,找到不可替代的價值錨點。這種對金融本質的回歸——做區域經濟最懂行的伙伴、最敏捷的響應者、最堅定的價值共創者,或許正是其穿越周期、行穩致遠的根本所在。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